每一個職場“老油條”在辦公室裏都有自己的同盟,他們在日常交流中從單純的同事上升為死黨,一起分享成功經驗,傾訴彼此的私事。然而有一天,其中一個人成為另一個人的上司,一切就都變了,昔日的默契與親密漸漸消失殆盡,有的甚至從戰友變成了敵人。沒人說得清楚是領導者隨著職位的升遷有了優越感,還是被領導者因為心理落差變得不服和敏感,但無論怎樣,很多人都遭遇過“戰鬥友誼”變化後陷入尷尬境地的事件,麵對這樣的狀況,應該怎麼辦?
尷尬一刻
職位變了,心態就變了?
“你這是什麼態度?工作出現失誤居然還有理了?一會兒到我辦公室來!”唐劉孜轉身回辦公室去了,隻留下朱清呆呆地站在原地。
就在三年前,唐劉孜和朱清同時應聘到一家公司當職員,從入職培訓起兩人就“一見如故”,建立起深厚的友誼,成了辦公室裏有名的“死黨”。最近,唐劉孜被提升做了部門主管,起初兩人的關係雖然有些疏遠,但私底下還是要好的朋友,直到有一天,總公司派人來視察工作,唐劉孜讓朱清負責接待和工作彙報會的籌備。朱清工作疏忽,一不小心把一個“欽差大臣”的名字打錯了,弄得雙方都有點小尷尬。
在隨後的工作總結會上,唐劉孜當著部門全體同事的麵,對朱清進行了嚴厲批評。朱清麵子上掛不住就回了兩句,於是就出現了前麵的一幕。
在辦公室裏,朱清認為唐劉孜變了很多,當了領導以後就飛揚跋扈起來。而唐劉孜也責怪朱清做事不謹慎,故意給自己難堪……
就這樣,兩人都從自己的立場出發,互相指責對方的不是,結果可想而知,隻能一拍兩散。
尷尬化解
職場中,朱清這樣的遭遇很多人都經曆過,如果朱清和唐劉孜隻是單純的上下級關係,或許朱清就不會那麼在意被批評,唐劉孜也不會發那麼大的火,一切都是理所當然。一旦這種矛盾激化,最不利的一方就是朱清,因此,隻要朱清肯私下找唐劉孜認個錯,解釋自己當時的想法和處境,一切就會豁然開朗。
當一個人的身份、職位等發生變化之後,原有的平衡就會被打破,麵對這種變化,首先要調整的是自己看問題的角度,學會換位思考,隻有這樣,才能以客觀、積極的心態應對一切。
尷尬預防
從好友成為自己的上司,或自己成為好友的上司的那一刻起,我們就要積極地調整好自己的心態,避免陷入尷尬境地:1.嚴格遵守自己的定位,像以往一樣把自己的工作情況定期或不定期向上級彙報(或聽取彙報),保持單純的上下級關係;2.在公司裏,你要和同事一樣稱呼上司為“某某長”或“某某經理”,不能獨樹一幟地直呼其姓名;3.工作出現失誤被批評之時要保持冷靜,畢竟對方不是有意刁難(身為新上司也不必不好意思,隻要一視同仁就不會有什麼心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