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起畫——塗鴉時趁機學習情緒控製(2 / 2)

最初能幫助寶貝學習認識情緒並控製情緒的,就是父母當下的教養態度。我們需要先審視自己的內省能力,尋找自己的不足並改正,然後再來教育自己的寶貝。

1.從日常表現下手。

父母可以根據寶貝日常的表現,在聊天時幫孩子分析他們的各種情緒,讓孩子接納自己的感受,並學習控製它。

2.由彼及此很重要。

當寶貝在嫉妒、生氣時做出搗蛋舉動,父母可以拿別的小朋友也這樣做來舉例,讓寶貝感受一下,再告訴他們正確的處理情緒的方法,他們就會認識到自己該怎樣做了。

3.讓寶貝常和他人接觸

寶貝和同齡小朋友相處會產生很多碰撞,這碰撞會讓他們產生各種各樣的情緒,寶貝會逐一發現,並一一分辨,他們的內省智能也便很快提升。在塗鴉中共同成長

我不是一個學美術專業的人,但這一點也不防礙我帶著寶貝熱火朝天地畫畫。尤其我發現,一群孩子一起畫,要比我和小萱兩個人畫好玩得多之後,還經常召集許多小區裏的孩子來我家一起玩塗鴉。人多就會發生各種各樣的事情,而從這些事情裏,孩子們正好練習初步的情緒控製。

“阿姨,小萱搶我的畫筆。”

“東東故意在別人的紙上亂畫。”

差不多每次大家一起玩的時候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情況,不過沒關係,他們在一起的時候,還是高興的時候居多。當然,這是需要媽媽用點小計策的:

1.給孩子找的畫伴,最好是有大有小。

年齡大小不同的孩子間會更好地互相扶持和模仿,同齡寶貝玩起來更省力。

2.在畫畫的時候給孩子提要求,要求大家遵守遊戲規則,以謙讓、友好為原則。

先把正確的一麵告訴寶貝,他們在進行中就會有意識避開不良情緒的幹擾。

3.給塗鴉設計主題,比如畫“高興的笑臉”,“使勁大哭的臉”等等。

這樣做可以幫助寶貝認識各種情緒,而且他們非常好接受。

4.發生突發事件時,讓寶貝自己解決處理。

衝突、碰撞,這在寶貝一起塗鴉時是必然出現的,他們依靠這些來認識和發現自己的情緒。幼兒的自我意識正是借助於一次次的誤會、爭吵、和好、共享而得到不斷改進的。大人隻需要在旁邊看護,要讓寶貝學習自己處理問題。

5.能正確引導寶貝的情緒

孩子們對情緒的認識不多,要他們正確表達內心很困難。可是父母可以把寶貝的感受說出來,引導孩子在與別人交往的過程中學會自如地表達自己的意見,並處理交往中出現的各種矛盾。

情緒看不見也摸不到,但卻時刻都存在,讓寶貝認識不同的情緒發生,了解它們的特點,漸漸掌握排解不良情緒的方法,對他們的成長非常重要。做情緒的主人,也就是做自己的主人,更長遠地說,即是做生活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