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荊州之失,人們往往歸咎於關羽的個性並最終稱劉備用人有誤,可是,諸葛亮掌握全盤企劃工作,實在也難辭其咎。且看關羽“大意失荊州”的前前後後。
當時,劉備在龐統的策劃和大力協助下,率軍入西川,但由於當時是受益州牧劉璋的邀請,所以劉備將關、張、趙諸軍團全留在荊州,以免引起劉璋的警惕,同時也為了荊州防務。諸葛亮也留在荊州總體規劃、指揮大局。
後來,劉備與劉璋鬧翻,但在攻占益州重鎮雒城時,劉備受挫,久攻不下。劉備當時孤軍深入,又在益州地盤上攻占益州,很容易陷入孤立的絕境。於是,他當機立斷,下令留守荊州的諸葛亮調集兵馬,發起第二波攻擊,共同挺進成都。
諸葛亮當然明白攻占益州的重要性,但是,荊州也不能失去,他必須選一大將鎮守荊襄九郡。當然,這個人就是關羽。關羽當時在北方前線防守曹軍,諸葛亮便下令他返回江陵坐鎮。
荊州北有曹操,東有孫權,可以說處於虎視眈眈之下。按諸葛亮的總體戰略,鎮守荊州的關羽隻能是“北拒曹操,東和孫權”。然而,他錯就錯在不該讓恃才傲物、剛愎自用的關羽擔此重任。以關羽的勇武和聲望,對抗駐守襄陽的曹仁軍團或許比較合適,但是,荊州防務是一個政治關係敏感的重任,而絕不僅僅是純軍事任務,這就需要一個文武雙全的大將負責,可是,關羽缺乏的正是這種顧全大局的風範。
事實證明,關羽的確不能當此大任,問題就出在“東和孫權”上。就在劉備與曹操在漢中爭奪戰中交手之時,孫權趁機在荊州東部大動手腳。諸葛亮出於避免分兵作戰的考慮,又從“聯吳抗操”的戰略高度著想,所以主動求和於孫權,割讓荊州三郡,並將以前所借荊南三郡一並歸還孫權。孫權方麵,也在主和派魯肅的奮力撮合下,結束向關羽用兵。然而,關羽根本看不到聯合東吳的戰略意義,傲慢輕敵,固執而又自大,不但常在邊境上和魯肅“數生狐疑”,製造摩擦,而且對孫權態度輕蔑——孫權為了“求取人質”,派使者為其子求關羽之女,關羽不但拒婚,而且當場辱罵使臣,說什麼犬“(權)子安配虎女”。關羽一係列的不當舉動,使得孫、劉關係僵化。
劉備奪取漢中後,關羽自以為無後顧之憂,於是命促之間北伐襄陽。適值東吳方麵魯肅去世,其繼任者呂蒙一改前任的主和態度,積極謀取荊州。就在關羽水淹樊城,威震華夏之際,呂蒙發動奇襲,攻占江陵。關羽急忙從北伐前線撤軍,沿途又遭東吳軍襲擊,以致敗走麥城,死於突圍之中,首級也被孫權獻於曹操。
至此,臣屬劉備所有的荊襄九郡皆入孫權之手。這就是所謂的“大意失荊州”。
荊州之失,關羽自然脫不了幹係,他的個性決定了荊州之失和自己的命運。
但是,諸葛亮當初若能權衡利弊,“知人善任”,以文武雙全的趙雲代替個性“突出”的關羽鎮守荊襄九郡,至少形勢也會有所好轉。
荊州一失,諸葛亮《隆中對》中所策劃的戰略意圖受到嚴重影響。其北伐中原少了一塊有力的跳板,失去了最近的北伐路線。更為直接的後果,是新生的蜀漢政權失去了一支虎將之師,而劉備更為此不惜出動蜀漢精英,並親征東吳,結果被陸遜火攻擊潰。這又使得諸葛亮北伐時在人力和物力上的補充一直困難重重。同時,吳、蜀雖然又重修同盟,卻再也不能像過去一樣合作了。可以說,關羽大意失荊州,是諸葛亮無法突破三分鼎立僵局的一個重要原因,也為蜀漢亡國埋下了一道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