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1 / 3)

俗話說:“聽人講話,務必有始有終。”但是能做到這一點的人卻不多。有些人往往因為疑惑對方所講的內容,便脫口而出:“這話不太好吧!”或因不滿意對方的意見而提出自己的見解,甚至當對方有些停頓時,搶著說:“你要說的是不是這樣……”由於你的插話,很可能打斷了他的思路,要講些什麼他反而忘了。

在宴會、生日舞會上,我們時常可以看到朋友正和另外一個不認識的人聊得起勁,此時,每個人都存有加入過去的想法。而實際上呢?你隻不過是想聽聽他們到底在講些什麼罷了。

但是,一方麵你們不知道他們的話題是什麼,而且你突然地加入,可能會令他們覺得不自然,也許因此而話題接不下去,到後來場麵氣氛轉為尷尬,而無法收拾。此時,大家一定會覺得你很沒禮貌,也因為你這位不速之客,使自己的朋友也被人恥笑。

如果碰到這種情況,你最好等他們說完再過去找你的朋友,即使真有事必須當時告訴他,給他一些小動作的暗示,他就會找機會和你講。

有一點要注意,不要靜悄悄地站在他們身旁,好像在偷聽一樣,盡可能找個適當機會,禮貌地說:“對不起,我可以加入你們嗎?”或者,大方地、客氣地打招呼,叫你的朋友介紹一下,就能很自然打破這個情況。千萬不要打斷他們的話題,也不要製造尷尬的氣氛。

126、精明人的激將術

好鬥的人,激起對方的熱情,使他陷入自己設置圈套中。一個自己跟自己過不去的人,他怎能在人生中戰勝別人?

梅特涅是奧地利的使者,他是用激將術的高手,而且每用此術,肯定會得勝而歸。

1812年拿破侖侵俄戰爭失敗後,俄、英、普等國組成反法同盟軍,開始反攻。拿破侖雖取得一些戰役的勝利,但總的趨勢仍然是每況愈下。法國的盟國奧地利一麵積極備戰,一麵以停止結盟相威脅,提出了種種條件,拿破侖對此斷然拒絕。

1813年,拿破侖在馬爾哥利宮會見梅特涅。他想借此機會威脅梅特涅,並且探聽他最近和沙皇會談的結果。因此在接見梅格涅時,拿破侖腰懸寶劍,腋下挾著帽子,顯得威儀十足。說了幾句客套話,問候了弗蘭西斯皇帝後,他麵孔一沉就單刀直入:“原來你們也想打仗,好吧,仗是有你們打的。我已經打敗了俄國,現在你們希望自己能夠出手了。你們願意這樣就這樣吧,在維也納相見。本性難移,經驗教訓對你們毫無作用。我已經三次讓弗蘭西斯皇帝重新登上皇位,我答應永遠與他和平相處。我娶了他的女兒,當時我對自己說:‘你幹的是蠢事。’但說到底我還是幹了,現在我後悔了。”

梅特涅看到拿破侖發火了,忘掉了自己的尊嚴,於是他顯得愈發冷靜,故意刺激拿破侖。他提醒拿破侖說,和平取決於你,你的勢力必須縮小到合理的限度,不然你就要在今後的鬥爭中垮台。拿破侖被他激怒了,聲言任何同盟都嚇不倒他,不管對方兵力多麼強大,他都能取勝。接著,他說他對奧地利的軍隊了如指掌,每天都能收到有關方麵的情報等等。梅特涅打斷他的話,提醒拿破侖,如今他的士兵不是大人,都是小孩。拿破侖激動地回答:“你不懂得一個軍人是怎麼想的。像我這樣的人,根本不在乎100萬人的生命。”說完,他把帽子扔到一邊。梅特涅並沒有替他撿起來。

拿破侖注意到這無言的蔑視,隻得繼續說道:“我和一位公主結婚,是想把新的和舊的、中世紀的偏見和我這個世紀的製度融為一體。實際上那是自己騙自己,現在我已經充分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了。也許我的寶座會因此而倒塌,不過,我要使這個世界埋在一片廢墟之中。”梅特涅聽後仍然對此無動於衷。拿破侖見威嚇不起任何作用,就改用甜言蜜語,進行哄騙籠絡。在把梅特涅打發走的時候,拿破侖拍一拍這位奧地利使者的肩膀,語氣平和地說:“好啦,你知道事情會怎麼樣?你不會對我開戰吧?”梅特涅馬上答道:‘陛下,你完了。來時我已有此預感,去時就肯定無疑了。”後來他又對人說:“他什麼都給我講清楚了,這個人一切都完了。”不久,奧地利加入了第六次反法同盟的行列。

很顯然,這次較量中的勝利者是梅特涅。激將法常被用於探測別人的意圖與態度,關鍵之處在於:對於別人高深莫測的隻言片語,你要表現得毫不在乎,暗中揣度對方的心底,並點點滴滴將秘密引到他們的舌端。對方一旦發怒,便會不顧一切地一吐為快,最後落入你精心設置的圈套之中。以權謀多變著稱的統帥拿破侖不能控製住自己憤怒的情緒,連連失態,說些大話、氣話,想借此對梅特涅表示威脅。相反,梅特涅卻能冷靜處事,不辱使命,不失時機地以言辭激怒拿破侖,使其內心世界暴露無遺。梅特涅的話語不多,但他一則表達了對歐洲和平的看法,即取決於拿破侖;二則也得出結論,拿破侖仍然固執己見,不思變通,在歐洲聯合進攻下,其失敗的命運是注定的。不幸的是,後來的結果真的被梅特涅說中了。

拿破侖可能也有用激將法的策劃,結果自己卻熱了起來,上了梅特涅的當。

127、精明人的反唇相譏

反唇相譏是語言中的上乘手法,是受傷害一方的有力武器。

通常,人們的心裏都有陰暗的一麵,都有一些不願公諸於世的事情。當人們觸及這些事情時,你往往諱莫如深,不願提及。可有的人偏愛哪壺不開提哪壺,抓住你的痛處揶揄譏笑。臉皮薄的人通常都受不了而甘拜下風,任其嘲弄或指責。臉皮厚的人就不一樣,他不僅會猛烈地加以還擊,而且還會以此為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