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鬧市鬥毆(1 / 2)

正所謂風雲詭譎鹿鼎舉,大浪淘沙漾古今

無論哪個朝代都不缺聰明人,而真正的曠世奇才隻在特定的時間裏出現。然而並不是說,皇帝今天早上需要一個左膀右臂幫他治理國家,晚上這個人就來到他的跟前向他報道。

有道是:有誌圖王江南隱,真主漸遇湖海濱

……….

晉正朔三年

楚熙平十年

趙初平五年

晉國都城陽平的街道上,一位身穿長衫頭戴方巾的書生正在賣字,而要仔細看的衣服才能看出他衣服的原來顏色是青色。他已經在這擺攤賣字好幾天了,卻一幅字也沒賣出去,這倒不是他的書法不好,而是他要求太高。不久之前,有幾個家境有錢書生看在與他同行的份上過去買他的字,開口問“你這字怎麼賣啊”,書生一字一句的答道“不多不少,一字一百兩”,那幾位書生一聽就驚住了,二話沒說扭頭就走了。書生的要價被過往的路人聽到了,別人以為他的頭腦不大正常:就他這幾個字滿大街都有不少人比他寫的好的,他竟然還想獅子大開口,也不想想這是什麼地方。也有幾個好心人過去勸他,但這個書生好生執拗就是不聽,他說他的字就是賣與識貨的。隨即他站起身來大聲說道:“各位我這字一字一百兩,隻賣給那些能看懂的人,旁的人一概不賣”。過路的人聽了連連搖頭,也有些人一笑了之,幾天下來竟無人問津他的賣字攤。

這一天,有一位年輕人來到了平陽城的街上,他看上去沒有什麼目的,不緊不慢的走著,

隻是想散心解悶而已。他的仆人本本分分的跟在他的身後,隻是在這位年輕人偶爾問話時,仆人才會與他的主人說上幾句。主仆兩人走在街道上,卻聽見身旁的路人都在談論前邊一位賣字書生的事,這位年輕的公子起了好奇心,心想“堂堂晉國都城,竟會有這種人,真是小看平陽城了”,轉身對著仆人說道:“走,我們去瞧瞧,看看究竟是什麼人這麼狂妄。”說完也不等仆人答應,就快步的向前走去。

來到攤子前邊,年輕的公子卻不說話,先是看了看那位賣字書生,隻見書生側著身子坐在凳子上,翹著二郎腿在攤子的一邊看書,而從其側麵可以觀察到這書生已到中年,清瘦的臉上長著一把不太長的山羊胡。然後又抬頭看了看字,輕微的笑了笑,並禮貌的對著那書生說:“先生的字怎麼賣?”

“不多,一字一百兩,也好算賬。”這時書生轉頭來看著年輕的公子說道。

“哈哈….先生倒也挺為別人著想啊,不過看先生的字在這平陽城中也隻算是中等啊,比這好的字也隻賣幾兩銀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