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嶽聽了之後也沒有漏出高興的表情,隻是點了點頭而已。這就是生在皇家的人所曆練出來的一種能力,就連周文元這個老家夥見到了都不自禁的在心中佩服,當然姬嶽生氣是另一回事情了,任誰到了該生氣的時候,都得表現一把,不然你這頭猛虎就會被人當做病貓,以後你說什麼東西,手下的人都沒有聽的了,這就是有張有弛,張弛結合才能夠讓手下的人按不準你的脾性,從而更好的駕馭他們。作為君主,首先要做的就是能夠駕馭住群臣,這也是為什麼有些開國帝王,在自己臨死之前大殺功臣,即使背上一個千古暴君的名頭也在所不惜,就是為了考慮自己的後代,自己所建立的帝國能夠傳到很遠很遠,常勝而不衰。
這種彈劾的事情,姬嶽是一定不會出麵的,畢竟自己還是有那麼一兩個得力的幹將的,自己隻不過在接到他們的舉報時,來一個暗箱操作,慢慢的帶領著手下的大臣,將矛頭轉向姬禮那一邊,並盡量的“旁征博引”,牽扯到裏麵的人越多越好,自己的地位就會更加的穩固,以後沒有任何人能夠懷疑他。
周文元向姬嶽告辭走了出去,開始著手安排他的計劃,不僅要給姬禮一個驚喜,還有給他自己的主子姬嶽一個大大的禮包,及時的向手下以及他那一團夥中的另外一些人確立自己的“太子手下第一幹將的地位”,為自己在太子登基之後,牢牢的把握住朝政而及早的打好基礎。
不過現在有一個問題就是,這幾件事情僅靠他們尚書省還做不好,到時候走著遞上去,太子下達命令,這還得需要中書省那邊作為輔助才行,若是一把正燃燒旺盛的活突然沒有了或者少了木柴,那麼這把火很快的就會熄滅。如此一來,自己在太子麵前的保證就會變成了一種貶低,更會讓手下的那幫家夥們給小瞧了。這是周文元所不允許的,但是若是前去找吳溫商量,這事成之後的功勞到底誰的最大,兩人要是各占一半那就沒有多大的意思了。不過這也難不倒晉國的尚書仆射,他是太子手下的得力幹將,那麼自己的手下也會有那麼一兩個能辦而且會辦事的事的人給自己的跑腿,隻要跟他們去商量一下,也許不用經過吳溫這個老狐狸就可以在中書省的幫助之下,完成自己的壯舉,帶領著他們這一團夥猛烈的打響對敵人的一炮。
在周文元的指揮之下,很快尚書省中就多了很多本彈劾姬禮的奏折,而這些人卻並不忙著去處理這些奏章,卻是在等待著第二天的到來,因為.......真正的開始時間是在第二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