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盛世諸般話(1 / 2)

夜幕漸深,湖色月色青白輝映,涼風撩人。

皇帝陛下與巡察使大人縱馬直達未央湖前邊一兩裏處駐足停歇,文武官員無奈之下加快腳步追趕,武將縱馬揚鞭麵不改色,文臣在被捎在馬上顛簸不已,這可委屈了這些足不出戶苦讀聖賢書的官員,平日裏出行做差,也都是乘馬車出行,哪裏經受得住這般陣仗,一時間好幾位官員臉色煞白,幾欲作嘔,心底也不敢埋怨皇帝陛下,更加不敢讓皇帝陛下與巡察使大人久等。倒是長公主殿下竟然騎一匹通體赤紅的汗血寶馬疾馳向前,英姿颯爽,長發飄飄,大有巾幗不讓須眉之態,看得那些文官好生羞愧,馬背上的武人心中暗自冷笑,這群整日就知道叨叨叨的狗屁文官還像是個帶把的爺們麼,連個女人都比不上。

北胡使團所在案上襯合心意地擺放上大塊撒上孜然的牛羊手把肉,金杯銀盞熠熠閃光,鎏銅觀音壺中乃是迥異於中原風土的馬奶酒,極具異域特色。拓跋鋒換上北胡禮服,以黃紅兩色大拚接為主,上有斑紋粗狂野性的猛虎雄獅等圖案,戴虎皮氈帽,腰佩彎刀,以北胡將門貴公子的形象示人,十分惹眼。他身邊有一位行動遲緩的老人,老人衣著樸素與中原尋常老者並無兩樣,但拓跋鋒與他談話間恭敬異常,想必也是位王庭顯赫貴族。

東越使團其實比北胡人還要早到劍南,隻不過過於低調,知道才四人的使團到達梁州府衙時胡英才驚覺,連忙迎接進府後發現使團才四個人不由震驚,當下安排四人住宿,不作二話。

東越使團除卻一名清秀年輕人外,其餘三人一名健碩大漢,一名中年書生,一名背劍老道,相較於北胡浩浩蕩蕩的陣勢寒酸得不能再寒酸了。

過了半盞茶功夫,文武官員總算是追上了皇帝陛下,其實若不是估計文官羸弱身軀,早就追上了,皇帝下馬看著這些臉色蒼白的文臣笑道:“諸公應多強身健體,雖說諸公不以筋骨為能,學習強身拳術也是好的,劍南道內有琅琊觀道人傳習養生拳法,瞧瞧也好。”

梁州刺史胡英擦了擦額頭上的虛汗,壯著膽子說道:“回陛下,日後臣等定多加鍛煉,好歹也要為陛下多鞠躬盡瘁幾年,手不能提雞,腰不能跨馬是不大像話。”

皇帝微微一笑,點了點頭。胡英頓時心中樂開了花,憑著皇帝陛下這點點頭,自己在同僚麵前可就有的說道了,若是萬一能在陛下心中留下一個尚可的印象,那就是頂天的好的了。周遭同僚心中那個羨慕嫉妒,自己怎麼就沒能夠腦子靈光些想到合轍的話應對。

皇帝見到李唯歸縱馬疾馳而來,下馬後與她走在最前方。李方正識趣地一退再退,皇帝陛下輕聲責備道:“當街縱馬,也不知道裝得淑女些。”

長公主微微一笑道:“陛下珠玉在前,怎敢不先行效仿。”皇帝陛下一愣,撇撇嘴,不再說話。

天底下是真的再找不出這般隨意地君主了,但奇怪的是大隋偏偏就被這樣一位“胡作非為”的君主牢牢握在手中,甚至能夠被後世稱作“貞乾大治”名留青史,令後世想破腦袋都想不通,能夠政令通達至每州每道的明德、九國之亂獨取三國的王鷓巨、杖芒鞋走遍天下胸中萬字治國策的左尚、以法度森嚴如行軍布陣的言百川。。。這一大撥貞乾名臣都在這位看似憊懶無為的皇帝下鞠躬盡瘁,為大隋江山效死力。

皇帝陛下與長公主殿下齊行,長公主落後皇帝半個身位緩步走向未央湖畔,身後百官隨行。

未央湖畔司監禮官眼尖,遠遠地看見那身紮眼尊貴龍袍,當即高聲道:“皇帝陛下駕到…”

東越使團來赴宴四人,北胡十數人,士子三百人,還有歌女舞姬侍衛等人迅速停下腳步,齊齊跪拜,齊聲道:“參見皇帝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