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黑學認為,在厚黑處世的過程中,即使你的能力再強,智慧再高,不懂得和別人的相處之道,也不可能得到別人的尊重和喜愛。因此,學會用巧妙隱秘的方式給對方以誇獎和讚揚,切中對方的要害,對症下藥,你的交際才會順利很多。
厚道捧人,合作者眾
有這樣一個人,在朋友中間老是耍小聰明,他常常對某個人說他有極大的能耐,可以幫助人家做事掙錢。
剛開始時,大家都很信任他,幫他把事做好,他也口口聲聲對大家說好什麼時候付錢。可是事情過後,他便再也不提付錢的事了,大家也不好意思向他討要那份報酬。
因此幾次過後,朋友們都不相信他了,他再來找他們幹什麼事的時候,也沒有人再去答應他。這樣的人,雖然可以欺騙別人一兩次,但是最終會被大家遺棄。
因此,李宗吾認為,在日常應酬中,以誠待人,以厚道處世,你才會得到越來越多的朋友與合作者。如果一個人有失厚道,總是想著利用他人的厚道占一些小便宜以滿足自己的私利,最終結果隻能是失去別人的信任,為人所不齒,再也找不到合作者了。
厚道是指一個人待人以誠,能寬容,不刻薄,以大局為重,與人為善,不爭名奪利,不計個人恩怨,能忍受非原則的誤解和委屈。厚道的人是能衝破世俗觀念的羈絆,並且有著深厚的思想和良好的道德修養的人。
三國時期吳國的開國皇帝孫權就是這樣一個懂得交際的人。
吳國建國之後,蜀國派出費禕去朝賀。孫權就對諸大臣說:“等一下費禕進來的時候,大家都吃你們的東西,不要理睬他,給他一個下馬威。”眾臣遵命。費禕進入宴會廳的時候,所有人都埋頭不搭理他,隻有孫權站起來迎接。費禕知道這是吳國故意要給來使一個下馬威,於是就隨口吟了一首詩:“鳳凰來翔,麒麟吐哺。驢騾無知,伏食如故。”費禕把吳周的大臣們都比做了驢騾,反將了孫權一軍。孫權很欣賞費禕的才能,在費禕要回國的時候,孫權親自送費禕出門,並且對費禕說:“當今之世,像先生這樣德才兼備的人,已經很少了,先生必定會成為蜀國的棟梁。”
不僅如此,孫權還將自己腰間佩戴的寶刀送給了費禕。費禕大為感動,對孫權說:“難得吳王如此看重,費禕何德何能,能夠接受這樣的禮物呢?希望您和我們陛下共同勉力,讓天下能夠盡早平複。費禕雖然無能,但一定不會辜負大王的厚望。”
可見,孫權很懂得要想換得別人和自己的合作,就必須用自己的厚道讓對方傾心。這不僅僅體現在他對待別國的人才上,更體現在他對待自己國家的人才上。
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曹操進軍濡須口。孫權任命周泰為主將,鎮守濡須口。後來,孫權親自到前線去勞軍,安排了酒宴,大宴群將。酒過三巡,孫權從自己的座位上走下來,親自給大家斟酒。走到周泰的麵前時,孫權突然放下酒壺,讓周泰解開自己的上衣,周泰雖然很不解,但君令不可違,隻好照做,結果所有在場的人都目瞪口呆。原來,周泰身上傷痕累累,簡直是體無完膚。孫權流著淚拉著周泰的手臂說:“幼平啊幼平,你為孤兄作戰,把自己的命都搭進去了!孤怎麼能夠不把你當做兄弟看待呢?孤有你這樣奮勇的將領,是孤的福分啊!你放心地做,不要有任何顧忌,孤和你共同進退,榮辱與共!”結果所有在場的將領都被感動了,都盡心盡力為孫權效力,幫助孫權割據東南,最終成就了吳國的帝業。
孫權能夠在當時的局勢中保住自己的一方土地並最終登上了帝位,很大程度上是基於他卓越的交際能力。
他用自己的厚道換來了大批將領的盡心輔佐,從而成就了自己的帝王之業。
厚黑學認為,一個人要想在交際中贏得別人的尊重和認可,並換來對方的通力合作,隻有用自己的厚道去感化對方,讓對方感受到你的真誠,你才能無往不利。
捧高他人,貶低自己
李宗吾認為,抬高別人,同樣需要分清時間和場所。
在某些特定的場合和時間,人們的確不能坦然對他人說出讚美之辭。在這種情況下,不妨換個方式來表達,或許能夠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這個訣竅就是“貶低自己”。適時地貶低自己,就能夠相對地捧高對方。即使是不善言辭或不善於稱讚他人的人,也能輕而易舉地使用這種方法達到高捧他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