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善於從一些負麵的事件中捕捉到稍縱即逝的時機,當機立斷,快速決策,迅速行動,是每一個企業決策者取得成功的前提。正如拿破侖所說:“戰略是時間和空間的藝術,前者更為珍貴,因為空間是可以重新得到的,而時間失去就再不複返了。”正是時間的這種不可重複的特性才使得機遇彌足珍貴。
先發者製人,後發者製於人
厚黑觀點認為,在商戰中,經營者采用的“先發製人法”就是利用人們“先入為主”的消費心理,采取“先聲奪人”的辦法,搶先一步,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在氣勢和實力上壓倒對手,獲得競爭的主動權。
兵法中說:先發者製人,後發者製於人。在戰爭中誰最先占據了有利地形,誰就取得了戰爭的主動權。因此拿破侖曾經說:“我的軍隊之所以打勝仗,就是因為比敵人早到五分鍾。”商場如戰場,如今的商業競爭已經達到白熱化程度,在商業資源的爭奪戰中誰能夠先聲奪人,先發製人,占領競爭的製高點,誰才會在競爭中爭得主動權,在激烈的商戰中穩操勝券,以較少的投入贏得較大的回報。而那些步別人後塵的商業家要想超越對手就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這便是先發製人的市場策略。
20世紀90年代初,中國內地生產方便麵的企業有很多,但是質量普遍較差、包裝簡陋,沒有一個叫得響的牌子。台灣頂新集團發現了這個很好的商機,便毫不猶豫地將京津地區作為首要製高點,率先推出了“康師傅”方便麵,搶占了中國大陸的許多市場。當時,在頂新集團做出這一行動的時候,台灣的不少商人也看上了大陸方便麵行業這塊有利可圖的蛋糕,其中就包括統一這個有實力的集團。
麵對當時的形勢,閃現在頂新集團決策者頭腦中的第一個念頭就是快速行動。因為他們深知一旦統一搶得先機,自己就很難與之抗衡。於是頂新的高層人員既忙碌又緊張地為迅速搶占京津市場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希望在產品質量、包裝和宣傳方麵取得絕對的優勢,讓後來者望塵莫及。
經過幾個月緊張的準備,一種叫“康師傅”的方便麵與廣大消費者見麵了,這個牌子的方便麵一問世就顯得與眾不同,不僅品質精良、湯料香濃,而且還附帶有杯裝麵。與此同時,頂新集團加大對“康師傅”方便麵的宣傳力度,電視、報刊等各種媒體上有關“康師傅”
的廣告接踵而至,廣告的密度很是驚人,經過如此“狂轟濫炸”,“康師傅”方便麵仿佛在一夜間走進了千家萬戶,京津地區出現了一股購買康師傅方便麵的狂潮。在京津站穩腳跟之後,頂新集團立即將市場擴展到全國各地。到1994年,頂新集團已經在北京、濟南、上海、廣州等全國各大城市設立工廠,日產方便麵達三十萬包。
頂新集團就這樣以快速的出擊和行動,搶占了在中國內地速食行業的製高點。
作為台灣飲食業老大的統一集團還在進行考察的時候,頂新集團就已經先人一步,奪得了大陸方便麵業的霸主地位。看到頂新集團取得的豐厚利潤,統一集團並不就此甘心落在後麵,想奮起直追,也要在這個世界上最龐大的市場上分得一杯羹,於是在大陸各種媒體加大自己產品的宣傳力度,但是此時的“康師傅”已經先聲奪人,其地位很難被動搖。
在頂新集團與統一集團的對比中足見先發製人的重要性。商機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均等的,能否抓住商機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成功關鍵就在於行動快速還是遲人一步,尤其對於那些還不能靠實力與對手較量的弱小企業來說,快速行動、先發製人、取得市場的主動權就顯得非常的重要。
常言道:“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在商業競爭中,采取捷足先登、先發製人、搶在對手前麵行動這一策略是十分有效的。先發製人是一種表現實力的“厚黑”技巧,需要勇氣,需要智慧,需要力量,需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和預見力。有時企業之間進行的是百米賽跑,拚的是爆發力,誰的爆發力強,誰就能在市場競爭中領先一步、先發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