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這個地步,胡雪岩隻好把他的地契和房產押了出去,同時廉價賣掉積存的蠶絲,希望能夠挨過擠兌風潮。不想這次風潮競愈演愈烈,各地阜康錢莊早已經人山人海。胡雪岩這才意識到,有人做了他的手腳。打聽之下,他才知道是盛宣懷,胡雪岩不久即在憂憤中死去。
胡雪岩死後,盛宣懷少了一個有力的競爭者,從此事業蒸蒸日上。
盛宣懷不愧是一個厚黑高手,他沒有被胡雪岩富可敵國的財產所嚇倒,而是通過自己的仔細觀察,抓住了對手的一個小漏洞,結果成就了自己的事業。
厚黑學指出,無論你的對手多麼強大,他總存在著一些小的問題和漏洞,抓住這樣的機會,你就可以徹底擊敗他。
運籌帷幄,決勝千裏
李宗吾認為,厚黑之士,在麵對對手時,不妨使用計謀的力量,讓對手拜倒在你的智慧之下,這樣更能夠幫助你成功。
張良是漢朝的開國功臣之一,他幫助劉邦平定了天下,是個極為傑出的軍事家。“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的評語,正是劉邦給予他的最高褒賞。
秦末,反對暴秦的戰爭在各地打響,劉邦接受了楚懷王人關破秦的命令,開始向秦進軍。公元前207年,劉邦率領軍隊向潁川發起進攻,並且一路挺進,接連攻克了多座城池。就在劉邦占領了陳留之後,張良率領部下趕來和劉邦會合。
張良問劉邦:“沛公現在準備如何用兵?”
劉邦不假思索地說:“先拿下開封,然後再揮兵西進。”
張良建議他說:“開封城防穩固,一時之間難以攻克。現在應當以消滅秦軍為主。以我的愚見,我們可以派部分軍隊把開封包圍起來,虛張聲勢。西部的秦軍必然要來救援開封,我們就將主力部隊埋伏在開封西邊,到時候殺對方一個措手不及。”
劉邦聽了之後覺得很有道理,於是欣然同意了張良的計策,命令軍隊按照張良的部署行事。
結果都在張良的預料之中。秦軍接到開封告急的消息,立即率兵東進,在半路上突然遭到了劉邦主力部隊的襲擊,倉皇逃竄。起義軍窮追不舍,大敗秦軍。
這場戰爭之後,劉邦本想沿著黃河一直西進,通過函穀關進入關中,不料卻在洛陽遭遇了慘敗。於是劉邦向張良尋求計策。
張良說:“函穀關是關中最重要的關塞,有著極為嚴密的防守。沛公不妨向南麵迂回,通過軒轅關、武關進入關中。”
劉邦經過開封一戰,對張良的計謀佩服得五體投地,於是聽從了張良的意見,放棄了從洛陽、函穀關入關的打算。他對張良說:“關中的情況十分複雜,我又缺少一個你這樣的謀士,你就和我一同入關吧!”
張良欣然同意,加入到劉邦的隊伍之中,成了劉邦的謀士,為劉邦奪取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
勇者相遇智者勝,智者相逢絕智勝。可見,智慧和計謀是你打敗對手的重要武器。
戰國之時,孫臏用“添兵減灶”的方法,讓對手龐涓誤以為孫臏的兵勢已疲,於是傾力追擊,結果中了對方的埋伏,兵敗自殺。
孫臏用“添兵減灶”的方法擊敗了龐涓,用的是疑兵之計。
赤壁之戰時,周瑜責罰老將黃蓋,使其受盡皮肉之苦,由此騙取了曹操對黃蓋的信任,讓黃蓋假意投降曹操,結果用火攻之計大敗曹軍。這就是著名的“苦肉計”。
李宗吾認為,所謂的運籌帷幄、奇謀妙策,無非就是用不斷變化和神秘莫測的方法騙對方入局,然後再擊敗對手。這就是所謂的“詭道”。
自比管仲、樂毅的三國謀士諸葛亮,也是這樣一個善於使用“詭道”的軍事家。
曹操攻破張魯拿下漢中之後,對益州構成了很大的威脅。因此,諸葛亮率領軍隊挺進漢中,與曹操的軍隊在漢水兩岸隔河相對。諸葛亮查看了地形之後吩咐趙雲說:“你帶領一隊人馬,攜帶戰鼓和號角,埋伏在上遊的丘陵地帶。隻要聽到我軍營中的炮響,你就擂鼓助威,隻是不許出戰。”趙雲領命去了。
第二天,曹兵前來挑戰,然而蜀軍卻堅守不出,曹軍隻好悻悻地回營。晚上,諸葛亮見敵軍燈火熄滅,就命令人放號炮。趙雲聽到之後,吩咐軍隊鼓角齊鳴。曹兵以為是蜀兵前來劫寨,急忙起床迎戰,結果一個蜀兵都沒有發現。如此這般折騰了好幾個晚上,搞得曹兵筋疲力盡。曹操心裏發怵,下令撤軍,不戰自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