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7章 跟著厚黑學處世(4)(2 / 3)

諸葛亮為什麼能夠如此神機妙算呢?其實是因為他對他的對手、他的同僚有足夠的了解。他知道曹操是一個深謀遠慮的軍事家,所以他從曹操的立場出發,猜到了曹操的行動方式;他從關羽的角度考慮,看透了關羽為人的忠厚。因此可以說,華容道的故事是諸葛亮一手安排的,他用自己的知人之術,換得了一場勝利。

李宗吾認為,一個人要想在紛繁的社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贏得自己的成功,就必然要懂得觀察和了解他人。隻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

1%的錯誤會帶來100%的失敗

李宗吾認為,厚黑者麵對自己的對手時,一定要做好十足的準備,因為1%的失誤,就可能帶來100%的失敗。你必須要仔細研究你的對手,一旦出手,就不要給對手任何機會,這樣你才能夠收獲最後的成功。

清朝時,“紅頂商人”胡雪岩富可敵國,可他的崩潰也極其迅速和突然。原因就在於,他的對手盛宣懷利用了胡雪岩一次微小的策略失誤,直擊其要害,使他在短時間內力不能支,最終一發不可收拾,財富大廈轟然倒塌。

胡雪岩每年都要囤積大量生絲,這生意越做越大,最後不但壟斷了生絲市場,而且控製了生絲價格。雖然胡雪岩的囤積越來越多,卻始終在觀望狀態,希望能夠獲得更多的利益。盛宣懷抓住這一時機,掌握了胡雪岩買賣生絲的情況,一邊四處收購生絲向胡雪岩的客戶出售,一邊聯絡各地商戶和洋行買辦抵製胡雪岩的生絲,致使胡雪岩的生絲庫存日多、資金日緊,苦不堪言。

此前,胡雪岩向彙豐銀行借了650萬兩銀子,並定下了7年的期限,每半年還一次,本息約50萬兩,其後他又向彙豐銀行借了白銀400萬兩,這兩筆款子都以各省協餉作擔保。這時,胡雪岩曆年為左宗棠所籌集的80萬兩之巨的還款正趕上到期,這筆款雖然是清廷借的,經手人卻是胡雪岩,因此外國銀行隻管朝胡雪岩要錢。

這筆借款每年由協餉來補償給胡雪岩,照理說每年的協餉一到,上海道台府就會把錢送給胡雪岩,以備他還款之用。沒想到的是盛宣懷在此卻動了手腳,他找到上海道台邵友濂,直言李鴻章有意緩發這筆協餉。邵友濂想緩發也不算什麼大事,自然照辦。盛宣懷同時串通好外國銀行,向胡雪岩催款。由於事出突然,胡雪岩隻好將他阜康錢莊各地錢莊的錢調來80萬兩銀子,先補上了這個窟窿。他想協餉反正是要給的,不過是晚發一段時間而已。然而盛宣懷卻給了胡雪岩致命一擊。他暗中對胡雪岩一切調款活動都進行了調查,估計胡雪岩調動的銀子陸續出了阜康錢莊,阜康錢莊正空虛之際,就托人到錢莊提款擠兌。

這些提款的人都是紳商大戶,少則數千,多則上萬。

但盛宣懷知道,單靠這些人是擠不垮胡雪岩的,他便讓人四處放出風聲,說胡雪岩積囤生絲大賠血本,隻好挪用阜康錢莊存款,如今尚欠外國銀行貸款80萬,阜康錢莊倒閉在即。盡管人們相信胡雪岩財大氣粗,但他積壓生絲和欠外國銀行貸款卻是不爭的事實。很快,人們由不信轉為相信,引發了一輪提款的高潮。

盛宣懷在上海坐鎮,把聲勢搞得很大。上海擠兌發生之時,胡雪岩正在回杭州的船上。此時,任浙江藩司的德馨與胡雪岩一向友好,聽說上海阜康即將倒閉,便料定杭州阜康一定要發生擠兌。他忙叫兩名心腹,到庫中提出2萬兩銀子,馬上送到阜康。杭州的局勢尚能支持,上海那邊卻早已失控了。胡雪岩到了杭州,還沒來得及休息,又連忙趕回上海,讓總管高達去催上海道台邵友濂發下協餉。邵友濂叫下人假稱自己不在。胡雪岩這時候才想起了左宗棠,又叫高達趕快去發電報。殊不知盛宣懷暗中叫人將電報扣下,左宗棠始終沒能收到這份電報。第二天胡雪岩見左宗棠那邊沒有回音,這才真的急了,親自去上海道台府催討。但這一回邵友濂早已溜之大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