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侯姬昌深知自己的實力和商朝相去甚遠,根本不堪一擊,於是絞盡腦汁,想出了一條“奉承上意,溜須拍馬”的計策,以保全自己。
帝乙有一個妹妹名叫亮麗公主。這公主名字聽上去悅耳,實際上卻是一個醜八怪。因為相貌實在是太難看,所以已經過了20歲還沒嫁出去。在當時,女子13歲就可以出嫁,到二十多歲還嫁不出去,已經是老姑婆了。
西伯侯姬昌探知道了這個消息,於是派出自己的心腹散宜生帶許多聘禮到商朝殷都去求婚。散宜生是有名的說客,能把事情說得天花亂墜,他不但對帝乙大肆“奉承拍馬”一番,並且還公開宣稱西伯侯姬昌欲娶亮麗公主為妃子,這件事一下子便在殷都掀起了軒然大波。
散宜生在朝堂之上口若懸河、滔滔不絕,他對帝乙說:“父死,長兄為父,大王妹亮麗公主能得君王陛下為長兄,乃是她的福氣所在。如今西伯侯到了大婚之年,願娶亮麗公主為妻。君王定當為她做主,答應她與西伯侯的婚事,以保亮麗公主一生福壽綿長,以使妹婿西伯侯的周邦永遠忠於殷商本國。”
與此同時,散宜生還對亮麗公主本人也發動了“奉承拍馬”的煽情說合,因為亮麗公主本是醜女,散宜生就避開公主本身的容貌不談,轉而說她嫁給西伯侯定能帶給商、周兩國以無窮福祉。散宜生對亮麗公主說:“化幹戈為玉帛的最好途徑,莫過於連理和親。公主嫁到我周國西岐去,必將使整個西部地區臣服於商朝,永修姻親和睦。西伯侯和西岐的人民誠心以待公主的大駕。”
另外,散宜生對商朝的文武大臣們同樣展開了“奉承拍馬”的淩厲攻勢,對他們說:“諸位都是上國君王的臣工,定然知道上國的國土安寧和社稷鞏固即是諸位的前途命運所在,所以必將促成西伯侯與亮麗公主的和美聯姻。”
這使帝乙再沒有推脫拒絕的理由。
在李宗吾看來,散宜生的這次“留須拍馬”的確是“本小利大”的典範。自從姬昌娶了帝乙的妹妹亮麗公主之後,商朝在帝乙統治下的20年時間中,再也沒有對周國發動戰爭,並且相互關係也很好。姬昌借此贏得了積聚力量的大好環境,為武王日後起兵伐紂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李宗吾認為,這就是溜須拍馬帶來的良好效果。
厚黑處世時,“虛情假意”地留須拍馬目的何在?
說到底是為了追求回報。因為,既然是投資,就要有回報,最好的結果當然就是小本賺大利了。
以變應變,上乘變術
俗話說:直如弦,死道邊;曲如鉤,反封侯。在厚黑處世中,過分剛直的人無法立身,而趨炎附勢的人卻官運亨通,這就是厚黑的應變之術。
李宗吾認為,如果你想做一個仁人誌士,那麼恪守信念、寧死不屈的處世方式未嚐不可;如果你是一個政治家,那麼你就必須懂得以變應變的厚黑原則。前者是做人,後者是做事。做人無妨堅持自己的原則,但做事,就必須要十分小心,謹慎應變,否則就可能會被一些權力爭鬥所殃及。
漢朝的開國功臣陳平,就憑借著這樣的應變之術避免了一場災禍。
公元前196年,劉邦在平定英布的叛亂中受傷,回到長安後就一病不起。這時,北方的燕王盧綰又公開反叛,劉邦便讓樊噲領兵討伐。
樊噲領兵離開長安後,一些和樊噲不和的人就乘機向漢高祖進讒言,聲稱樊噲是呂後的黨羽。一旦劉邦去世,樊噲就會舉兵誅殺戚夫人和趙王如意這些人。劉邦聽到這些謠言之後勃然大怒,大罵道:“樊噲這個小子,居然敢對我懷有二心!”於是馬上命令陳平乘車送絳侯周勃去替代樊噲統帥軍隊,還要求追到樊噲之後,在軍中就將其正法。
在追擊的路上,陳平就和周勃商議說:“樊噲是皇上的老臣了,為國家立下了汗馬功勞,關係眾多,皇上對他素來倚重,同時又和呂後有親。這次皇上生病動怒,聽信了別人的讒言,這才要殺他。萬一將來皇上一後悔,隻恐怕你我二人難免要受責怪,即使皇上不怪我們,呂後也會因為此事而遷怒於你我。我們不能親手殺他,不如把他裝在囚車裏送回長安,如何處置,由皇上自己來定奪。”
二人計議已定,就在樊噲軍的外圍設了一個祭壇,並且宣讀了皇帝的詔書。讀完之後,他們就把樊噲捆綁起來裝進了囚車,由陳平負責押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