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的社會財富集中在20%的人手裏,而80%的人隻擁有20%的社會財富。
二八法則亦稱帕累托法則、不平衡原則、關鍵少數規則、最省力法則等,是指在因和果、努力和收獲之間,普遍存在著似乎無法解釋的不平等關係。它源於1897年,意大利統計學家、經濟學家弗萊多·帕累托(V.Pareto)在從事經濟學研究時,偶然注意到19世紀英國人財富和收益問存在著一種模式,他發現部分財富流向了少數人手裏。當然,這不足為奇。然而,他同時發現了兩個非常重要的事實:其一是,某一族群占該族群總人口的百分比和該族群所享有的總收入或財富之間有一種不平衡的數字關係。其二是,這種不平衡模式會重複出現,即20%的人口享有80%的財富。這種發現的重要意義在於:財富的不平衡是可預測的。這也就是所謂的“二八法則”。
在企業管理中,二八法則要求管理者在工作中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而是要抓關鍵人員、關鍵環節、關鍵用戶、關鍵項目、關鍵崗位。比如:“二八管理法則”
指企業主要抓好20%的骨幹力量的管理,再以20%的少數管理者帶動80%的多數員工,以提高企業效率;“二八決策法則”指抓住企業普遍問題中的最關鍵性的問題進行決策,以達到綱舉目張的效應;“二八融資法則”
指管理者將有限的資金投入到經營的重點項目,以此不斷優化資金投向,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二八營銷法則”
指經營者抓住20%的重點商品與重點用戶,滲透營銷,牽一發而動全身。
IBM 電腦公司是最早也是成功運用二八法則的一家公司。1963年,該公司發現,一部電腦約80%的執行時間花在20%的執行指令上。據此,公司立刻重寫它的操作軟件程序,讓大部分人都能容易接近這20%,從而輕鬆使用電腦。由此該公司製造的電腦比起其他競爭者,變得速度更快,效率更高。
同樣,惠特曼出任EBAY 公司總裁不久,她主持召開了一次會議,討論收縮銷售戰線的問題。通過複檢用戶數據,了解該公司的銷售狀況。經過整理,惠特曼發現該公司20%的用戶,占據了公司80%的銷售額。這一信息表明,這20%的客戶成為該公司收益和發展的關鍵。當公司追蹤這20%核心用戶的身份時,發現這些人大都是嚴肅的收藏家。據此,惠特曼和她的團隊決定,在收藏家專業媒體及其交易展上加大宣傳力度。這一決策成為EBAY 公司成功的關鍵。
二八法則深刻揭示了一種普遍現象,它幾乎隱藏於經濟及社會生活的一切層麵。下麵以傳媒業為例,說明一下二八法則在該領域各個方麵的呈現。
1.技術法則。傳媒業的產值80%來自技術設備業,隻有20%來自內容產業。國際上將信息技術產業、新聞業和娛樂業統稱為大媒體業。我們在大媒體時代,應該放開視野,關注大媒體。隻有對信息技術高度重視,加強研發,才能引領大媒體時代,並占領製高點。
2.市場法則。在產品同質化的形勢下,方便是產品被選中的決定性因素。在網絡領域,也是短信、遊戲等方便、低價的產品超越電子商務業務。
3.娛樂法則。傳媒內容業20%的產值在新聞,80%的產值在娛樂。新聞集團的收入結構是這樣的:
40%來自新聞業,60%來自娛樂業,其中新聞部分主要來自其大眾性報紙。維亞康姆、時代華納、迪斯尼、貝塔斯曼、威望迪環球、索尼等巨頭的業務80%以上都集中在娛樂領域。
4.副業法則。傳媒業20%的收入來自主業,80%的收入來自相關商品開發。相關商品開發是指以內容主題、角色、影像、形體、名號、事件、創意為藍本設計、製造、銷售相關商品。相關商品使影視節目走下屏幕,報刊跳出本業,成為大眾日常消費品,從而獲得長久的生命力。
5.貴賓法則。給一個公司帶來80%利潤的是20%的客戶。按照這個原則,如果能把這20%的客戶找出來,提供更好的服務,對於公司的發展和業績的增長無疑是最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