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品牌法則。20%的強勢品牌占有80%的市場份額。

一般來說,第一品牌的市場占有率比第二品牌高出一倍以上,在行業中是價值最大的品牌。

“二八法則”之所以得到傳媒界的推崇,就在於其提倡的“有所為,有所不為”的經營方略,確定了傳媒業的視野。要用好“二八法則”,傳媒業首先要弄清楚企業中的20%到底是哪些,從而將自己經營管理的注意力集中到這20%的重點經營要務上來,采取有效的傾斜性措施,確保重點方麵取得重點突破,進而帶動全麵,取得傳媒經營的整體進步。

隨著二八法則在各個領域的應用及拓展,目前已經被開發出多種解釋。

1.20%的人是用脖子以上的部位賺錢;80%的人是用脖子以下的部位賺錢。

2.20%的人是正麵思考者;80%的人是負麵思考者。

3.20%的人是買時間;80%的人是賣時間。

4.20%的人做事業;80%的人做事情。

5.20%的人重經驗;80%的人重學曆。

6.20%的人想我要怎麼做就會有錢;80%的人想隻要有錢我就會怎麼做。

7.20%的人愛投資;80%的人愛購物。

8.20%的人有目標;80%的人愛瞎想。

9.20%的人在問題中找答案;80%的人在答案中找問題。

10.20%的人放眼長遠;80%的人在乎眼前。

11.20%的人把握機會;80%的人錯失機會。

12.20%的人計劃未來;80%的人早上才想今天要幹什麼。

13.20%的人按成功經驗做事情;80%的人按自己的意願做事情。

14.20%的人可以重複做簡單的事;80%的人最不願意做簡單重複的事。

15.20%的人明天的事今天做;80%的人今天的事明天做。

16.20%的人專注如何能辦到;80%的人擔心怎麼辦不到。

17.20%的人靠筆記;80%的人靠記憶。

18.20%的人受成功人士的影響;80%的人受失敗人士的影響。

19.20%的人勤於整理資料;80%的人從不整理資料。

20.20%的人堅信總會有成功;80%的人沉湎於以前失敗的影響(習慣性否定)。

21.20%的人改變自己;80%的人改變別人。

22.20%的人愛爭氣;80%的人愛生氣。

23.20%的人習慣表揚和鼓勵;80%的人習慣批評和漫罵。

24.20%的人會堅持;80%的人愛放棄。

從心理學角度看,二八法則是有悖直覺的,我們常常認為:50%的原因或投入,會造成50%的結果或產出。

二八法則恰恰與這種認識相反,認為不平衡-乃是自然本身的現象,並能產生強有力的結果。不管它們是良性還是惡性力量,我們都應予以重視。一旦我們理解了二八法則,就可以指導我們向未來大步邁——進。俗話說:

“家有三件事,先從急處來”,說的就是辦事要抓住關鍵,“牽牛要牽鼻子”。抓住了主要矛盾,工作就做到了點子上,就會“舉一綱而萬目張”,出現“事半功倍”之效。

然而,這一法則的開發,至今也僅僅是發揮其一小部分威力而已。如果我們能夠更深入地了解和探索這種不平衡現象的規律,我們就有可能讓公司獲得更多的利潤;使個人的生活更有效率,獲得更多的快樂;讓政府工作提高效率,為人民謀到更多的福利。凡是認真看待二八法則的人,都會從中得到有用的認識,甚至有可能因此而改變自己的命運。從廣義來看,二八法則應當可以對社會的全麵進步做出重要貢獻。可以這樣說,認識和把握二八法則是成功的不二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