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蘭調製的辣椒油加上雞精或味精的調味,生意比幾個伯伯家好多了,加上石有良選的地方又跟幾個哥哥不一樣,楊氏更不是多嘴的人,幾個妯娌之間倒是沒有多少因此產生多少紛爭。楊樹的親事定在十月,離現在還有好幾個月的時間,石有良看他也沒有多少事情,就請他來幫忙,磨米漿、洗麵,蒸涼皮……楊樹也會來幫忙,因為工作量真的很大,楊氏幹脆也叫自己母親過來幫忙。紫蘭幹脆磨紅薯粉一起做了涼粉,自家有牛車能拉去更遠的地方,多做一些也是無礙的。
味精跟雞精的做法,楊氏悄悄曾經問過紫蘭,紫蘭卻說是母親傳下來的,不喜歡外人,這麼一說楊氏倒是不好問了。整個夏天靠著賣這些東西,紫蘭家有了二十幾兩的收入,除了在漿水中加味精,油潑辣椒的時候油放的重,還有其他調料混在一起,其他的都跟幾個伯伯家做的一樣,但是味道卻是更加美味,所以夏天過去的時候,算了成本之後,紫蘭家就有十多兩的收入是淨利潤。
“嶽母,多虧了你跟小樹的幫忙,這些銀子你收著!”總共十八兩多的收入,石有良拿了五兩銀子遞給王氏。
王氏本來不想收這麼多,這才兩個月都快趕上自家男人大半年的收益了,這怎麼好意思。
“要不是小樹跟您幫忙,估計我們也掙不了這麼多,您就收下吧!”石有良勸道,楊氏也趁機勸母親收下。
楊樹更是興奮不已,隻說了等家裏的地收完了,就來幫忙,石有良也沒有拒絕,自家八畝地,麥子、大米、玉米……自己一個人是實在收不過來的,至於楊氏他並沒有打算讓妻子下地的打算,目前對於楊氏他還是很滿意的,因為自己不能讓她懷孕,對她已經不公平了,就想著如果她能對兩個孩子好的話,自己會對她更好一點。
石有良說了石家幾個侄子都會來幫自己秋收,至於楊氏就在家裏做飯,不要下地了。楊氏一聽心裏自然是很高興的。
等楊家人離開了,石有良又拿出五兩銀子給紫蘭,說讓她攢著當嫁妝,二兩銀子準備給兒子交束修,買紙筆書墨。六兩銀子給楊氏當家用,剩下的銅板歸自己打酒喝。
紫蘭是八月的生日,現在算是十三歲了,楊氏也知道是時候考慮嫁妝的事情了,早先石有良就給她說過嫁衣什麼的紫蘭外婆都準備好了,他不會薄嫁女兒的。石有良強調女兒的時候,還看了楊氏的肚子一眼,楊氏自然直到要是自己以後生了女兒,也會比照紫蘭的,雖然有些心酸,但到底是想通了。
秋收是一年農民最繁忙卻又最愉悅的時候,紫蘭自然不會吝嗇自己的蓮子,能來幫忙的都算是自家人,在給地裏的人送綠豆水的時候都會撒一點,這樣不管是石有良本人,還是幫忙的眾人都不會過於勞累,而且因為勞作,大家對於身上的黑汗自然沒有多想。而每天兩次的清涼香甜綠豆湯也是大家期待著的。值得一說的是,楊康安忙完自家一畝二分地之後,也來石家幫忙,自然也受到了紫蘭特製的綠豆湯的惠顧,精神越發的好。
“是不是四叔家的夥食好,我咋覺得咱們幾個曬了這麼幾天不僅沒黑,還白了不少?”大山笑著戳戳石林圓乎乎的臉蛋,笑著說。
石有良給石爺爺夾了一大塊炒雞蛋,也給自己夾了一塊邊吃邊說:“好吃你們就多吃點,別的不說,飯叔叔我總是管夠的。康安你也多吃點,逸安那裏林子已經給送過了。”
“姐姐,你做飯手藝見漲啊!”楊樹笑著對裏屋的楊氏喊道。
楊氏跟紫蘭還有石奶奶是在裏屋吃的,她笑笑沒有說話,心想卻有些不以為然,想著油重肉多能不好吃麼?
有了眾人的幫忙,很快紫蘭家的糧食就全部被收了,除掉繳稅的,看著滿院子堆積的糧食,不僅是紫蘭,楊氏等人也樂開了眼。
“這袋米給你們家,你家沒有水田,這袋子給康安家,逸安腸胃不好,米粥養人。再送一袋米兩袋麥子給爹娘,這麼大年紀,這兩天也沒有少出力,多吃點兒細糧好。”石有良看著院子堆積好的已經處理好的糧食,開始分配。
楊康安本來死活不要,但是石有良想著這陣子自家的忙他沒有少幫,就說如果他不要米,自己就給他錢,後來紫蘭又勸他為了楊逸安好,楊康安這才收下了,不過連著好幾天給石家又送了不少獵物。
楊氏開始不明白為什麼要送給楊康安家,雖然他也姓楊,還住一個村,但跟自己家裏確是沒什麼關係的,自家是逃荒過來的,隻是湊巧一個姓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