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和睦相處(改錯字)(1 / 2)

“這玩意兒費事不?”這天紫蘭做了酸辣肚絲湯,石有良熱乎乎的吃了以後,打了個飽嗝,問紫蘭。

紫蘭知道父親又閑不住了,離過年還有一個多月,也沒有什麼事,他又真的沒有打獵的天分。於是說:“不麻煩,隻是這湯是大骨湯,要燉的時間久,不大好拿!其他得很方麵,粉條子又不貴,家裏有土豆、紅薯都可以拿去換。提前泡好,到時候在熱湯裏一衝就好了。”其實紫蘭覺得做羊雜湯更容易些,牛就不考慮了,這個時候吃牛是犯罪的,除了老到不行的牛,去官府備案之後,才允許屠宰。但是買整羊太浪費,單賣羊雜,紫蘭突然想到父親說過的鎮上有賣羊肉湯的,可以從那裏買,支攤的地方離他們遠些,倒也不影響什麼。

給石有良說了以後,石有良便去了鎮上買了些羊雜羊骨回來,紫蘭用羊骨湯烹製的羊雜湯味道不錯,石有良很快拍案叫板他要做這個生意。

“爹,你要做生意,我一個人在家,害怕怎麼辦?”可能是紫蘭年紀大了,或者是石家日子過好了,經常有閑人在石家外麵晃悠,紫蘭還是有些擔心的。而且依靠父親,也是他快樂的源泉。

石有良想想單留女兒在家不大好,但是妻子能幫自己的忙,於是想了想,對石奶奶說:“娘,你跟爹搬過來吧!小山媳婦懷孕了,大嫂跟大山媳婦又忙生意,還要照顧兩個孩子,沒人照顧你們,你們就過來跟紫蘭做做伴吧?”今年秋耕的時候,李二妮突然不舒服,在地裏暈倒了,結果請了大夫才知道是懷孕了,李二妮成婚三年多了,終於懷孕,幾乎喜極而泣,幾個伯母在紫蘭的指點下又做起了炒涼粉,炒涼皮的小生意,賣的又不貴,生意還可以。辣椒油裏放調料的事情紫蘭也告訴他們了,畢竟味道差得太遠,也不大好,隻是幾個伯母都覺得太費油,所以辣椒油依舊沒有紫蘭做的好吃。至於味精或者雞精則是紫蘭絕不會外傳的手藝,她將它跟粗鹽混在一起,用石磨磨成細粉裏麵的,她們並不知道。

看著石奶奶皺著眉頭,紫蘭更是可憐兮兮的拉著石奶奶的袖子,說:“奶奶,你就跟爺爺搬過來保護我好不好?我害怕!我天天給你跟爺爺做好吃的,好不好麼?”

被孫女可憐兮兮的樣子煞到的不是石奶奶,而是現在越發柔和是石爺爺,石爺爺直接在石奶奶猶豫的功夫,應下了這件事,當晚就搬了過來。把紫蘭樂得不行,做了好大一桌子好吃的。

“怪不得爹要搬過來,我都想搬過來了。”大伯父石有德摸著自己的幾根胡子,笑著說,自從家裏開始做小買賣開始,寬裕了不少,還有半個月左右豆芽也能發了,又是一筆錢,大家的心情好了很多,石有德也知道石有良接父母過來不是給自己打臉,並不怎麼在意。

“那大哥你就天天來,我讓咱家丫頭燙好酒,燒好菜,你跟爹還有我咱們一起吃!”石有良笑著說。

石有德搖搖頭說:“忙著呢!下了攤子,回來就不早了,還要做涼粉,蒸皮子……哪裏有時間啊!”

“忙些好啊!生意興隆,日子會越過越好。”幾個兄弟早就說好了不在一起做生意,省的彼此影響,雖不知對方賺了多少,可是看他們的笑臉,跟安分了不少的幾個嫂子,石有良就覺得省心了不少。

第二天做了做了一天的準備,又去鎮上買了一個加厚了很多的大鐵桶,跟不少材料,紫蘭開始熬製大骨湯,並教導楊氏跟前來幫忙的母親王氏處理羊雜,並將它們製成成品,石有良則將粗鹽跟紫蘭提供的雞精用碾子碾成細末,還將牛車好好的收拾了一番。

因為家裏有楊樹媳婦小王氏,王氏也放心,便留在紫蘭家裏幫忙,第三天趕集的時候,石有良、楊氏跟楊樹趕著牛車帶著三大壇一頓燉好的骨頭湯上路了。

做得太多了,紫蘭跟爺爺奶奶還有弟弟喝了一整天的羊雜湯,還給懷孕的李二妮跟楊屠夫、王氏他們以及楊康安家也送了些。楊康安感激紫蘭家對他家的幫助,上山打獵的時候,總是會送一些過來,已經成了慣例了。

羊雜湯的生意不錯,原本打算用羊骨熬的,但是鎮上賣羊肉湯的說他們也要用,所以紫蘭就改良了一下,用豬骨代替,楊家就是賣肉的,骨頭多得是。大棒骨熬製的骨頭湯有濃濃的肉味,加上處理的恰到好處的羊雜,以及爽口的粉條,以及被油澆的噴香的辣椒,還有跟鹽混在一起的雞精,以及一片青菜葉子點綴,最後配上燒餅,賣的又不是很貴,第一天生意很不錯,石有良並沒有在湯裏加水,都是在家裏熬好的,放在臨時搭起的灶上熱著。味道一直很濃鬱,賣完就回家。還惠顧了一邊的燒餅攤,賣燒餅的小夥子甚至聲明下次集會,他會幫著占攤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