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勤奮有上進心(2)(1 / 3)

如果你在發現人生的奶酪之後,便扔掉跑鞋,試圖過省心的日子,很快你就會發現,你的奶酪沒有了!天上不會往下掉奶酪,想要更多,就不能停止尋找的腳步!

瑪麗·薑生的丈夫詹姆士很不錯,就是沒有上進心,他的收入剛好維持普通生活,卻買不起洗衣機、烘幹機以及其他節省體力的現代設備,她燒飯用的爐灶還是舊式的,吸塵器也是老爺貨,雖然有電冰箱,也是最早的產品。

每當瑪麗暗示她丈夫動動腦筋就可以多賺點錢時,她丈夫就會說馬馬虎虎也可以湊合著過了。他的工作很穩定,因此才一天一天地混下去。

在詹姆士生日的那天,瑪麗·薑生買了一部電動剪草機送給他當作生日禮物。

有時候一個新東西會帶來一連串的新東西,詹姆士就是一個例子。

鄰居看到他用噗噗作響的剪草機神氣地修剪他家的草坪,都說他了不起。

詹姆士又開始注意他的汽車。雖然他的車子可以代步,看起來好像博物館裏的老古董。他認真地計算他的收入,看看能不能存點錢來買一部新車子。

他想到辦法了。他的不滿足也與日俱增。他知道如果替他太太買些家家戶戶都有的設備,她的家務事就會輕鬆得多。

現在隻有一個答案——“鈔票”。公司裏麵有許多人的薪水比他高,公司裏也有許多需要知識方麵的工作,他也知道隻要下決心,他也可以學習更多的知識去做更高層次的工作。

他“快樂的不滿足”使他發憤求進,他買了好多書,常常到圖書館去用功,並且經常向高級職員請教。

他連連晉升,收入比以前增加兩倍。他們賣掉舊房子,買了漂亮的新房子。雖然他們的生活水準大大提高,他們仍舊從每個月的薪水存下一部分,這是他們頭一次有能力存錢。

“現在我們兩個都不滿足”。瑪麗·薑生談到他們的新生活時笑得很開心,她也談到她們未來的計劃,等到這個計劃實現以後,現在的成就就微不足道了。

“我們一定會實現的”,瑪麗說,“有了快樂的不滿足,任何事情我們都可以做。”

隻有不斷進取,才能取得更好的收益,這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那麼,怎樣才能培養孩子不斷進取的精神呢?給家長的建議如下:

1.做父母的生活情趣要高雅,要執著於真善美的追求,努力造成一種和諧民主而不庸俗的家庭氣氛。

2.給孩子講故事,要暗含長輩的寄托、希望和要求。

3.對孩子的培養要靠父母的言傳身教。

4.要培養孩子持之以恒的堅強意誌和頑強的毅力。

懷才不遇

人之為學,不日進則退。

——顧炎武

小王和小李是藝術係的同班同學,小李畢業後因父親的關係,進入某報社擔任美術設計工作。

不甚如意的小王,每次看見小李在報上刊出的作品,就痛罵報社隻認人情,不長眼睛。但是原本遠不及小王的小李,由於報社的工作環境好,經常能接觸最新的材料與作品,加上自己的努力,幾年後樹立了獨特的風格,也闖出了不小的名聲。

小王終於不再譏評小李,因為長久地怨天尤人,使他由一時的懷才不遇,變為真正的外強中幹,作品的水準,已經遠遠在小李之後了。

這社會上誠然有許多不公平的事,惟一的方法是加倍地努力,以求出頭,使自己有能力創造一個未來公平的社會;如果隻知自怨自艾,恐怕原本短期的時運不濟,終要成為長期的命運多舛了。

人不能經常陷入美麗的回顧之中,因為回顧難免使人朝後看,如昔日的光彩和輝煌,過去的成功和勝利。倘若把頭轉過來,進行一下美麗的前瞻,就會比後顧更有意義一些。光彩、輝煌、成功、勝利,寫在舊賬簿上,最能引發檔案管理者的興趣。人的一生,不在於保存光彩、輝煌、成功、勝利,而在於不斷地創造光彩、輝煌、成功、勝利,並讓它們從塵封的曆史中走向現在,走向未來。我們每一個人既要回顧美麗,也要前瞻美麗。前瞻美麗是奮鬥的哲學,是進取的人生。奮鬥和進取都需要精神和力量。這精神和力量不是別的,正是美麗的前瞻所召喚出來的心靈驅動。

那麼,怎樣培養孩子在學習上加倍努力、勇於奮鬥的好習慣呢?給家長的建議如下:

1.激勵孩子立大誌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都要及時發現孩子的誌向,然後鼓勵並幫助孩子不斷向著自己的誌向而努力。另一方麵,如果孩子樹立了遠大的誌向,他就時刻能夠用誌向而激勵自己勤奮努力,從而實現自己的誌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