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堅韌自信(3)(3 / 3)

無論何時何地都沒有艱難困苦的局麵能使你感到驚恐,或對你具有威脅力量。但是,如果人不自我訓練,並從心底裏建立起信心:去著手發展信仰的熱情的話,這就似乎是不可能達到的事。

那麼,怎樣培養孩子具有堅定的信念,矢誌不移的習慣呢?給家長的建議如下:

製定具體目標,從小事做起,並堅持到底

比如做作業,不論是課內的還是課外的,都要規定具體時間,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不論是困難的還是容易的,都要堅持完成,要盡最大努力,不可輕易放棄,半途而廢。其他如做家務,參加其他勞動等,都要讓孩子做到有頭有尾。

從致富夢想到牛和雞

一切道路都是好的,隻要在這些道路上我們身子挺直,腳步穩定地前進,不用匍匐,也不用低首。

——雨果

一個富人見一個窮人很可憐,發善心願意幫他致富。富人送給窮人一頭牛,囑咐他好好開荒,等春天來了撒上種子,秋天就可以遠離貧窮了。

窮人滿懷希望開始開荒,可是沒過幾天,牛要吃草,人要吃飯,日子比過去還難,窮人就想,不如把牛賣了,買幾隻羊,先殺一隻吃,剩下的還可以生小羊,長大了拿去賣,可以賺更多的錢。

窮人的計劃付諸了行動,隻是當他吃了一隻羊之後,小羊遲遲沒有生下來,日子又艱難了,他忍不住又吃了一隻。窮人想,這樣下去還得了,不如把羊賣了,買成雞,雞生蛋的速度要快一些,雞蛋立刻可以賺錢,日子立刻可以好轉。

窮人的計劃又付諸了行動,但是日子並沒有改變,又艱難了,他又忍不住殺雞,終於殺到隻剩一隻雞時,窮人的理想徹底崩潰了。窮人想致富是無望了,還不如把雞賣了,打一壺酒,三杯下肚,萬事不愁。

很快春天來了,發善心的富人興致勃勃地來送種子,赫然發現,窮人正就著鹹菜喝酒,牛早就沒有了,房子裏依然一貧如洗。

很多人都有過像窮人一樣的夢想,甚至有過機遇,有過行動,但要堅持到底卻很難。窮人總是逃避困難,而富人總能想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成功者找方法,失敗者找借口。這恐怕就是窮人與富人的區別吧。

那麼,怎樣培養孩子堅忍不拔的好習慣呢?給家長的建議如下:

1.克服障礙法

堅強的意誌是磨煉出來的,越是在困難的環境中越能鍛煉人的意誌力。家長應該有意識地給孩子設置點障礙,為他們提供克服困難的機會,使他們在生活的道路上有點小小的坡度。倘若把孩子前進道路上的障礙全部清掃幹淨,他現在可能平平安安,日後就會逐步失去走坎坷道路的能力。

2.針對鍛煉法

人的意誌品質與性格特征有著一定的關係,家長在培養孩子意誌力時,還應該充分考慮孩子的不同心理特點。對性格內向的孩子應加強果斷性和靈活性的鍛煉,培養他大膽、勇敢、堅毅的意誌品質。對外向型的孩子則應加強培養他們的自製力,同時有意識地培養他們的忍耐、沉著、克製的品質。孩子的可塑性很強,父母一定要珍惜這段“黃金時間”,讓他們從小就具有較堅強的意誌品質和其他良好的心理素質。學前期孩子堅強意誌的培養,將會使孩子的未來發出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