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生命最豐富的活力
一旦科學插上幻想的翅膀,它就能贏得勝利。
——法拉第
有人搞了一次別開生麵的智力測驗:用粉筆在黑板上畫了一個圓圈兒,讓被試者回答這是什麼。問到大學生,他們則哄堂大笑,拒絕回答這個隻有傻瓜才回答的問題。問到初中生,一個尖子生舉手回答“是零”,一個調皮學生大喊“英文字母的O”,卻遭到班主任的白眼。最後問及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們,他們異常活躍地舉起小手回答:“是白兔”,“是乒乓球”,“是燒餅”,“是李穀一唱歌時的嘴巴”,“是老師發脾氣時的眼睛”。
最後得出的結論是:隨著人們年齡的增長,所受教育越多,想象力越蒼白。
年齡和閱曆往往是束縛想象力的繩索,而浪漫的童心才是充溢著想象力的。世界廣袤無垠,答案多種多樣。保持童心,擺脫框架,人生才會展示生命最豐富的活力。
有人認為,隻有詩人、發明家等才具有“創造性的想像力”,其實,我們做每一件事時都是創造性的。想像力如何推動創造機能,曆代的偉大思想家都無法找到答案,但他們都承認“想像力能夠推動創造力”這一事實,而且能善加利用。拿破侖說過:“想像力可以統治整個世界。”格林·克拉克也說過:“人類所有天賦之中,最像神的就是想像力。”想像力這種天賦是人類活動的最大源泉,也是人類進步的主要動力,若毀壞了這種天賦,人類將停滯在野蠻的原始狀況中。一個人一生的成就,全歸功於他能建設性地、積極性地利用想像力。
經驗證明,許多創造性的想法並不是有意識思考的結果,新想法往往會像晴天霹靂般地突然產生。為了誘發“靈感”或“預感”,一個人必須對特殊的問題,或對尋求你特殊問題的答案給予關注,必須有極端的興趣在意識上加以思考,在這個問題上盡力收集所有的資料,並考慮所有可能的行動。最重要的是,你必須具有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是,你在框定問題、想像需要的結果、並盡力收集資料與事實時,焦急、暴躁、憂慮都是無濟於事的,他們隻會阻礙問題的解決。
那麼,怎樣培養孩子的想象力,使孩子具有良好的思維習慣呢?給家長的建議如下:
培養孩子的發散性思維,並能迅速找出解決問題的最佳答案。
要想找到問題的最佳答案,你必須改變你的態度。要想創意思考,你首先必須徹底拋棄舊習,拒絕維持現狀。事不分大小,從變換午餐的新花樣到孩子學習中遇到的問題解決方案,都可以有變化。
曹衝稱象
思考可以構成一座橋,讓我們通向新知識。
——普朗克
東漢末年,國勢衰落。曹操擁兵百萬,占據了北方;劉備依仗諸葛亮的籌劃,奪得西蜀作為根據地;孫權以長江為天險,經營著東南一帶,形成了曆史上的三國鼎立局麵。為了擴大地盤,增強實力,三國之間戰爭不斷,但作為一種策略,有時也聯絡對方。有一次,孫權為了討好曹操,特意送給他一頭大象。
大象生長在南方,北方的人隻聽說過,可從來沒有親眼見過。曹操於是非常高興,帶領大臣們一同去觀看。大象站在河邊,巨大的身軀像座小土丘,四條大腿像房柱子一般粗,兩隻耳朵耷拉著,好似兩把大蒲扇。這是人們在陸地上能看到的最大動物。
曹操一時興起,心想,這麼大的動物到底會有多重呢?於是就叫大臣們想辦法稱一稱。大臣們聽後全愣了,你望著我,我望著你,不知如何是好。
有個大臣躊躇著說:“這……這得先造成一杆大秤,嗯,砍一棵高高的大樹作秤杆……”
“就是有了那樣大的秤,又到哪裏去找合適的秤砣呢?”有大臣跟著說。
“就算找到了大稱和秤砣,誰又有那麼大的力氣提得起來呢?”
有人馬上反駁道。
急切中,大臣們一時誰也找不到好方法,過了一會兒,有個魯莽的官員提出個愚蠢的主意:“隻有把大象宰了,一塊一塊的稱……”
曹操聽到這兒,臉色馬上就變了,露出很不高興的神情,心裏十分惱怒:滿朝文武竟然連這樣一個問題都解決不了,真是廢物,正在這時,曹操聽到人群中有個聲音大喊道:“我有辦法,我有辦法!”
曹操和他的大臣們一看,說話的原來是曹操的小兒子曹衝,當時隻有六、七歲。本來喜出望外的曹操馬上又失望了,責怪曹衝“你過來搗什麼亂,快到一邊玩你的吧。”誰知受到委屈的曹衝不但不走,反而認真的說:“父親,我真的有辦法。”
“把大象趕到河中的大船上去,水在船幫上淹到哪裏就刻個標記,然後把象牽走,抬石頭到船上,壓到剛才刻的標記,再把石頭一塊一塊過秤,不就可以稱出大象的重量了嗎?”曹衝說。
曹操聽後,連連點頭稱是,按兒子的辦法果然稱出了大象的重量。
一個六、七歲的小孩,利用物理學中的浮力原理,竟然解決了一個滿朝文武都不能解決的大象稱重難題,真是不能不讓人佩服。重物壓在船上,船體便下沉,物體越重,船體吃水越深,這個現象其實是盡人皆知的,但是隻有小小的曹衝利用這個現象解決了難題,這說明了細心觀察小事,善於分析的重要性。
其實古今中外許多深奧的科學原理都是科學家們在一些人們早已司空見慣的現象中發現的,阿基米德在洗澡時發現了浮力原理;蘋果砸在牛頓頭上,牛頓便發現了重力原理,這一切都有力的說明:不僅要細心觀察,而且要善於思考和分析,這樣便能從平常中見出不平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