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善於動腦筋(2)(3 / 3)

那麼,怎樣培養孩子獨立思考和批判思考的好習慣呢?給家長的建議如下:

1.鼓勵孩子獨立從事操作性活動

盡量要讓去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並取得一定的結果,使孩子體驗到獨立完成某一活動又取得較好結果的積極情緒。在這過程中,責任心的培養是很重要的,一個沒有責任心的人是什麼事也做不好的,事情不在大小,也不在做得好壞,隻要讓孩子去做,就能逐步培養孩子的責任心。責任心是孩子趨向成熟的基本成分。

2.訓練孩子進行獨立思考

通過設置一些問題,對孩子進行獨立思考、自我判斷能力及自信心的鍛煉。

二十做事用心專注

生命的最後三件事

每個人生下來都要從事某項事業,每一個活在地球上的人都有自己生活中的義務。

——海明威

大連市公汽聯營公司702路422號雙層巴士司機黃誌全,在行車的途中突然心髒病發作,在生命的最後一分鍾裏,他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把車緩緩地停在路邊,並用生命的最後力氣拉下了手動刹車閘;

第二件事,把車門打開,讓乘客安全地下了車;

第三件事,將發動機熄火,確保了車和乘客的安全。

他做完了這三件事,趴在方向盤上停止了呼吸。

他隻是一名平凡的公汽司機。他在生命最後一分鍾裏所做的一切也並不驚天動地,然而許多的人卻牢牢地記住了他的名字。

平凡的崗位平凡的人,我們沒有想過要成為什麼名人、英雄,有點敬業精神、負責任的態度,就是一個合格的社會人。世界,就是一個充滿責任的世界。

敬業精神不僅要求我們全身心地投入,積極熱忱,而且往往要勇於為事業付出代價,甚至是生命。

以《平凡的世界》、《人生》而為大眾熟知的作者路遙,是一位以偉大精神感召後人的先驅。

凡看過《平凡的世界》一書的人們,沒有一個人說這本書不好,許多人在閱讀此書的時候,常常感動得熱淚盈眶。然而,路遙創作此書的艱苦曆程比書中故事的感人成分有過之而無不及。

為了寫這本書,他花去了六年時間,三年準備,三年付稿,走過了一段悲壯的人生,路遙寫作的艱辛困苦是常人難以想像的。正如路遙所言:“寫作整個地進入狂熱狀態,身體幾乎不存在;生命似乎就是一種純粹的精神形式,日常生活變為機器人性質。”

長期的伏案與生物鍾失調,使其身體每況愈下。當書稿進入第三部分時,路遙麵臨了生與死的選擇。最終他難以割舍自己的作品,用年青的生命換來了一部不平凡的《平凡的世界》。他悲壯而輝煌的一生告訴我們:隻有超越了生命本身,人才可以不朽。

那麼,怎樣培養孩子具有敬業精神呢?給家長的建議如下:

1.讓他們從事他們所喜歡的學習或事情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知之者不如行之者,行之者不如好之者”。

2.熱忱要單純

要讓孩子擯棄貪婪與自私,以虔誠單純之心對待學習與工作,如此,他們就會在人生的正途上勇往直前。

誓言本來沒有意義

一個人如要起飛,必須雙腳踩在堅實的大地上。

——王西彥

一個獵人有個習慣,愛立誓言:一天他去打獵的時候,便立下誓言:今天隻打野兔,然而,這天他遇到的全是山雞。於是這天他便空手而歸,晚上,躺在床上十分後悔,發誓明天一定隻打山雞。

第二天他便按他的誓言打獵。然而,這次他遇到的全是狐狸。於是,又發誓明天隻打狐狸。

第三天,但又按照他的誓言去打獵。而這天他遇到的全是野豬。於是晚上又空手而歸。

後來,這獵人便在自己的誓言中死去了。

誓言本身是為了達到某一目標而設立的,如果誓言成了達成目標的桎梏,那麼,這個誓言也就失去了它原本的意義。一個人對於目標幻想得太過度,而忘卻了自己的實情,就會有一種錯覺,覺得自己離目標又近些,這很容易造成他的自滿情緒,而忘卻眼前的工作。

在向目標前進的道路上,一種危險因素就是分心於其他的問題,而把目前的問題疏忽了。年輕人有許多失敗,就是因為把目前的工作看得太容易太簡單,以為不值得用他全部的精力去幹。

一個遠大的目標不可能掩蓋目前的需要。固然,一個人要曉得往何處去是重要的,曉得自己與那目標的距離也是重要的,但卻必須有一種切實可行的計劃,按照計劃從目前的工作開始起步前進,以達到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