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11月,地中海畔的一座小城——西班牙的奧羅佩薩,世界國際象棋兒童分年齡組冠軍賽正在這裏緊張地進行著,來自82個國家和地區的選手中,一位中國小姑娘最引人注目,她在已賽完的前九輪較量中惟一保持全勝,提前兩輪飄然捧走了16歲年齡組比賽的冠軍獎杯。“這是新的奇跡,中國人天生會下棋!”在這位中國小姑娘無可爭議的奪冠後,一位西班牙資深棋手感慨地說。
這位小姑娘就是王瑜。
為了支持女兒練棋,隻有初中文化、對國際象棋一竅不通的王振虎也捧起了棋書。每天晚上,父女倆在燈下邊讀棋書,邊研究棋藝,一學就是大半夜。一次,王振虎聽說中國棋協要在天津舉辦全國性比賽,他找到市棋隊領導,自薦為大賽作一名義務會務人員,接站、送站、登記、打掃衛生,苦活、累活他搶著幹。一位北京的著名教練腿扭傷了,王振虎買來藥酒,一遍遍為他按摩治療,感動得這位教練主動提出一定要為王瑜教一次棋。半個月的義務服務,王振虎沒掙到一分錢,卻抱回一遝子裁判員們丟棄的比賽對局記錄草稿紙。父女倆欣喜地將這些“廢紙”一張張壓平、粘好,成了王瑜保存多年的一本珍貴的教科書。
父親挑起家庭重擔的艱難在女兒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小王瑜暗下決心,一定要努力學成棋藝,早日替父親分憂。時隔不久,一個業餘國際象棋隊向王瑜發出邀請,以月薪500元聘請王瑜執教。每月500元,可不是-個小數目啊!相當於爸爸一個月的工資了!王瑜心裏暗自高興,自從自己學棋,家裏的日子就過得更加艱難,多虧親朋好友經常接濟,才算勉強堅持下來,有這樣一個掙錢的機會,爸爸知道了一定會很高興。那天,當王瑜特地從棋隊趕回家,將這個好消息告訴爸爸時,王振虎的臉一下子沉下來,大吼著:“不許簽約!”竟第一次動手打了女兒一巴掌。王瑜委屈地哭了,她怎麼也沒想到,這個四處為自己討教棋藝從不厭煩的好爸爸,這個照料自己生活無微不至的好爸爸,此刻為500元的事,竟發這麼大的脾氣。王振虎呆望女兒片刻,禁不住也落淚了,他一把抱住女兒聲音顫抖地說:“好孩子,你是為了家啊!爸不該打你,可是,爸不同意你為錢的事分散精力,家裏再難,有爸一人頂著,你現在惟一的任務就是專心練棋。”
鬥轉星移,年複一年,王振虎一家走過了一段不尋常的路,王振虎的心血終於沒有白費。1996年,王瑜入選國家集訓隊,先後多次在全國和國際大賽中取得驕人成績,成為國家集訓隊的一名主力。
王瑜的父親就是這樣培養孩子堅持不懈的性格,無論有什麼變化,都充滿信心。
做任何事情,要想取得成功,都必須有一種堅持不懈的習慣。父母培養孩子堅持不懈的習慣,鼓勵孩子敢於麵對困難和挑戰。
那麼,怎樣培養孩子堅持不懈的習慣呢?給家長的建議如下:
1.要提高完成某一任務的信心。要幫助孩子學會克服困難,提高完成某項任務的信心。交給孩子任務時,要把任務交待具體,並提醒他在完成任務中可能會遇到困難,讓孩子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再教給一些克服困難的方法,使孩子做到心中有數,以增強其完成任務的信心和勇氣。
2.及時給孩子鼓勵。在孩子完成一件任務後,要根據付出的勞動,給予恰當的鼓勵和肯定。如果未能完成任務,要幫助孩子分析原因,指出努力的方向,鼓勵並幫助孩子繼續完成。
3.讓孩子做事善始善終。經常性的磨煉,可從小事做起,如作業要認真對待,做力所能及的家務活要認真完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