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5年,《永久和平論》發表。
1796年,《論靈魂的器官》;6月23日,康德最後一次講課。
1797年,《道德形而上學》發表;6月14日,柯尼斯堡的大學生們紀念康德學術活動五十周年;7月,關於迅速簽訂哲學上永久和平條約的通告》;9月,《論出於利他動機而說謊的虛妄權利》。
1798年4月4日,康德被選為西恩(意大利)科學院院士;秋,《學科間紛爭》、《人類學》發表。
1799年8月,《關於費希特所著《知識學》的聲明》發表。
1800年,最後一篇單獨發表的著作──德語立陶宛語詞典的跋;9月,耶舍出版康德的《邏輯學》。
1801年11月14日,康德請求解除他科學院評議委員會成員的職務。
1802年,林克出版康德的《自然地理學》。
1803年,林克出版康德的《教育學》;12月15日,寫最後一篇日記。
1804年2月12日,康德逝世;2月28日,安葬。5月,林克出版《自萊布尼茨和沃爾夫以來德國形而上學的成就》。
康德名言錄
生氣,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
誠實比一切智謀更好,因為它是智謀的基本條件。
善的曆史是上帝的作品,惡的曆史是人的作品。
羞怯是大自然的某種秘密,用來抑製放縱的欲望。它順乎自然的召喚,卻永遠同善、德行和諧一致。
守時就是最大的禮貌。
道德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伴隨著巨大的犧牲。
德行是所有向我們顯現為值得向往的東西的無上條件,從而也是我們對於幸福的全部追求的無上條件,因而也就是無上的善。
不學會幽默和風趣,人就太苦了。
沒有一種快樂能直接跟隨著另一種快樂,在一種快樂和另一種快樂之間必定夾著痛苦。
工作是使生活得到快樂的最好方法。
沒有目標的生活,恰如沒有羅盤的航行。
想要成就大事業,就要在年輕時著手。
活動或運動是人體健康的導師。
能充實心靈的東西,乃是閃爍著星星的蒼穹,以及我內心的道德律。
人是教育的產物。
隻有自由人才有尊嚴。
自由是不做違心之事。
為所欲為的人並沒有自由,因為這時的人是欲望的奴隸,聽任欲望驅使的人都是毫無自由的行屍走肉。
我是孤獨的,我是自由的,我就是自己的帝王。
我們越是忙,便越能強烈地感到我們是活著的,越能意識到我們生命的存在。
理性一手拿著自己的原理,一手拿來著根據那個原理研究出來和實驗,奔赴自然。
要評判美,就要有一個有修養的心靈。
美,是一種無目的快樂。
自殺是可惡的,因為上帝禁止這樣做;上帝禁止自殺,因為這樣做是可惡的。
在上帝的天平上,每一個人的重量都是一樣的。
我並不借口人類理性能力之不足而避免理性所有之問題。
不是事物在影響人,而是人在影響事物。
獲取自己的幸福是一種義務,至少間接地是一種義務;因為在許多渴望的壓力下和沒有得到滿足的需求中,對自己的狀況不滿,可能很容易就成為違反義務的巨大誘惑。
有兩樣東西,愈是經常和持久地思考它們,對它們日久彌新和不斷增長之魅力以及崇敬之情就愈加充實著心靈:我頭頂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律。
哲學就是我本人的見解而言,實為一切學問之惟一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