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5年3月,《自然通史和天體理論》發表;4月17日,提出學位論文《論火》;5月13日,博士學位考試;6月12日,得到博士學位;9月27日,求職論文答辯:《對形而上學認識論基本原理的新解釋》。
1756年1~4月,論述裏斯本地震的兩篇文章和一本書;4月10日,為取得教授職位進行文化答辯:《唯物單子論》。
1757年春,《自然地理學講授提綱》。
1759年10月,《試對樂觀主義作若幹考察》。
1760年6月,《對豐克先生夭亡的想法》。
1762年,《三段論法四格的詭辯》。
1763年,《將負值概念引入哲學的嚐試》。
1764年,《對於美好和崇高的感情的觀察》、《論腦病》、《對自然神論和道德原則的明晰性的研究》。
1765年,《關於1765年冬季學期講課時間表的通知書》。
1766年2月,康德被認命為王家圖書館副館長,發表《視靈者的幻想》。
1768年,《論空間方位區分的基本根據》。
1769年,受埃爾蘭根大學聘請擔任教授職務。
1770年1月,受耶拿大學聘請;3月31日,被任命柯尼斯堡大學邏輯和形而上學編內正教授職務。8月21日,學位論文《論感覺界和理智界的形式和原則》答辯。
1771年,評論莫斯卡提的作品。
1772年2月21日,致函赫茨,談到寫作《純粹理性批判》的構思。
1772年5月,康德辭去圖書館副館長一職。
1775年,《論各種不同的人種》。
1776~1777年,寫就論“博愛”的兩篇文章。
1778年,策特裏茨大臣勸說康德,要他轉到哈勒大學工作。
1780年,康德成為柯尼斯堡大學評議委員會成員。
1781年5月,《純粹理性批判》問世。
1783年,《未來形而上學導論》,評舒爾茨所著《道德學入門》一書。
1784年,康德購置一所私人住宅。10月,《從世界公民的觀點撰寫世界通史的想法》;12月,《問答:什麼是啟蒙運動》。
1785年1月和11月,康德評論赫德爾的書《人類曆史哲學思想》;3月,《論月球上的火山》;4月,《道德形而上學原理》;11月,《論人種概念的確定》。
1786年1月,《對人類曆史起源的推測》;春,《自然科學的形而上學原理》;夏,康德被推選為大學校長;10月,《何謂在思維中確定方向》;12月7日,康德被選為柏林科學院院士。
1787年6月,《純粹理性批判》第二版出版;12月31日,致函萊因霍爾德,說明哲學體係的三元結構。
1788年1月,《論目的論原理在哲學中的運用》;春,《實踐理性批判》出版;夏,康德第二次參加校務會議。
1789年,卡拉姆金拜訪康德。
1790年,《批判力批判》出版;《純粹理性批判》第三版。
1791年8月,費希特為了與康德認識,來到柯尼斯堡;9月,《神正論的所有哲學嚐試歸於失敗》。
1792年4月,《論人的劣根性》。
1793年春,《論理性範圍內的宗教》;9月,《論格言:道理上可以說得過去,可是實踐上卻行不通》。
1794年5月,《論月球對氣候的影響》;6月,《論萬物的終結》;7月28日,康德被選為彼得堡科學院院士;10月12日,康德因為就宗教問題發表意見受到國王申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