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論勇敢(1 / 1)

曾經有人請教希臘雄辯家狄摩西尼(古希臘雅典偉大的演說家。所傳天生口吃。為了改變這種不利的情形,他口含小石子故意到喧鬧的海濱練習聲力,最後終於成功):“一個演說家最重要的才能是什麼?”狄摩西尼回答說:“表情。”又問:“其次是什麼?”“表情。”“再其次呢?”“還是表情。”這個故事很普通,但仍能引人深思。

狄摩西尼是個著名的演說家,但是他對於他自己所如此推崇的才能——表情,卻不是很擅長。那他為什麼還要把“表情”放在如此高的地位上,而比如吐字明快、語言的獨創等都要重要得多呢?乍看起來好像是一件很奇怪的事,但隻要深思一下就會悟出其中的道理。在人類的本性中,總是愚昧多於才智的,而做作的表演則往往能打動庸眾的心,這正是巧妙地利用了人性中愚蠢的一麵。

與此相類似的便是政治上的勇敢。如果有人問什麼才是政治上最重要的才能;那就應該是“勇敢”了,第二和第三呢?還是“勇敢”。盡管勇敢是無知和無恥的產物,根本不能和其他能力相提並論。然而,它的確可以迷惑和牽製那些占絕大多數的目光短淺和膽小的人,即使是聰明人,也常常會被一時的糊塗所麻痹。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勇敢在共和製度的國家創造了奇跡,但在元老製度或君主製度的國家卻表現平平。還有,勇敢從來都是在勇敢者第一次出現時就會有奇效的,後來就沒有什麼了,因為勇敢的行為從來都不能把基於勇敢而做出的承諾予以兌現。

的確,如同有“賣狗皮膏藥”的人為人治病一樣,也有賣狗皮膏藥的人為國家治病,這類人信誓旦旦要改革積弊,或許能在兩三次試驗裏撞上好運,但他們卻欠缺知識的根基,故而無以持久。

不僅如此,你還會看到一個勇敢的人多次創造出穆罕默德似的奇跡。穆罕默德讓人們相信,他可以把一座大山召喚到他的麵前,他要在山頂上為遵守他的律條的人們祈禱。人們聚集在一起,穆罕默德一次又一次地召喚那座大山來到他麵前,但是。那山卻一動也不動,他卻一點也不感到窘迫,而是說道:“如果,山不肯到穆罕默德這兒來,那麼穆罕默德就隻好到山那兒去了。”所以這些人,當他們做出了重大的許諾而又因為失敗而無法兌現的時候,他們就會把它忽略過去,並且轉變他們的立場,他們不會為此而煩惱。同樣,那些政治上的江湖騙子們,當他們大膽承諾的奇跡不體麵的破滅時,可能也會采用這種辦法吧。

對於那些擁有卓越判斷力的人,膽大妄為的人隻是一種作為消遣的笑料,即使對普通人而言,勇敢者也是有點離譜的。如果荒唐是笑料的素材的話,它就會讓你確信,名副其實的勇敢是一定會包含著幾分荒唐的成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勇敢者在失去麵子時,就會神情萎縮、呆若木雞,而膽小者失去麵子時,卻還有回旋的餘地。勇敢者在相似的境遇中,就會進退維穀了,就像國際象棋中的王棋被困的僵局一樣,雖然還沒有被將死,但卻動彈不得。不過,這後一種適合於寫進諷刺小品中,而不適於寫進較嚴肅的話題裏。

勇敢永遠都是盲目的,因為它看不到其中的危險和麻煩。所以,把勇敢運用在決策上是非常有害的,而用在行動中則是十分有利的。基於這一原因,對勇敢者應當知人善任,永遠不能夠讓他們作為統帥,而隻可任用他做一名副手,而且要讓他服從他人的指揮。

在策劃一件大事的時候,必須能預見到危險,而在行動時則最好是不計風險,隻要這些風險不是太大,不至於造成巨大損失甚至毀滅即可。

賞析

說一個人勇敢,在通常人看來是對這個人的一種讚揚。但勇敢者未必就是一個賢能者。因為隱藏在勇敢者背後的可能就是盲目、狂妄與無知。

培根亦說:“對勇敢者應當知人善任,永遠不能夠讓他們作為統帥,而隻可以任用他們做一名副手,而且要讓他服從他人的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