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不曾虛度光陰的話,一位年輕人可能有老年人一樣的智慧和經驗,然而這畢竟是鮮見的事。
一般來說,青年人就像第一次思考,是不如反思來得睿智的。因為在思想上,也有像年歲上的青年一樣的一個階段。可是,青年的創造力要比老年人活躍,想象的靈感也更容易湧於他們的心頭,更神通自如。
天性偏激、欲望強烈又焦躁不安的人,隻有過了中年之後,才是成熟到了適合做事的年紀,正如愷撒和塞維魯的情況一樣。對這位後者,曾有人說:“他年輕時放浪形骸,一塌糊塗。”但他恐怕也是羅馬皇帝中最能幹的一位。天性持重的人,是可以在年輕時就有所作為的,例如奧古斯都大帝、佛羅倫薩大公科西莫以及加斯東公爵等等,就是這樣。另一方麵,年紀雖大卻熱忱與活力不衰,就是大有作為的超凡氣質。
青年人善於創造而乏於思考;善於實幹而乏於商討;善於新項目而不善於循規蹈矩。而對老年人來說,對在其經驗範圍內的事物,是可以駕輕就熟的;而對新的事物,其經驗則是無用武之地的。青年人犯錯會壞事,老年人犯錯則充其量是應多做的未做到,應早做完的而遲延了而已。青年人辦事常眼高手低、虎頭蛇尾、急於求成,不問手段和難度可行與否;對偶然聽聞到的某種主義,便熱衷到荒唐的地步;不屑於改良,進而帶來預料不到的麻煩;糾正錯誤時一上來就用極端的補救方法,而且,即使這樣做會錯上加錯,也死不認錯,好像一匹受驚之馬,不肯停下來,也不肯轉個彎。老年人則對事否定得過多,顧慮得過久,冒險太少,反悔太快,很少將事情進行到底,反而卻以做得有些眉目了而自鳴得意。
因此,在用人時,最好兼用這兩類人。這樣的做法能收到立竿見影之功效,因為這兩種年齡的人可以互相取長補短;這也有益於後起之秀,因為有年長者在台上做事,年輕人可有所學習;還有最後一個好處,是有利於處理意外事件,因為老年人有權威,青年人又受人喜歡。
但在道德上,青年人也許要鮮明突出得多,就像在世故上,老年人要練達得多一樣。有經文說:“你們的少年人要見異象,你們的老年人要見異夢。”據此,曾有一位猶太拉比在釋經時推論道,青年人比老年人要靠近上帝一些,因為異象是一種比異夢更清楚的啟示。年長的益處與其說是在意誌與情感方麵的美德的增長,不如說是在理解力的增長。
有些人在年歲上早熟,卻會隨時間而早衰。在這些人中,第一類是那些有點小聰明,但很快會江郎才盡的人,如修辭學家希摩熱內斯,其著作深奧至極,但他後來卻成了一個傻子。第二類是那些有某種天分,其氣質可在青年人身上發光,卻不能在老年人身上使其增色;比如運用流暢華麗言辭的氣質,它就是一種青年人用起來要比老車人更適合的氣質。因此,倪雪曾評論奧股修斯時說道:“當他的老一套對他不再適宜的時候,他還是照老樣子來。”第三類是那些開始誌向遠大,而後難以為繼的人,例如西庇阿就是這樣,事實上,李維說他是“有始無終。”
賞析
年輕人和老年人的最大區別莫過於是年輕人擁有無限的激情而老年人擁有寶貴的經驗,這也便是他們各自引以為傲的資本。隨著年歲的增長,年輕人的經驗會慢慢增長,同時其激情也會悄悄隱退,如何在這一變化中將自我競技保存在最佳狀態呢?一開始便吸取古人的教訓,時時警醒自我是最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