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格聶士成的神情中看出,此時應該暫停一下,給鎮台大人一點時間消化消化。要讓一位從半冷兵器半近代化戰爭中走過來的老將體會到戰爭的技術魅力,首先得從思想上轉過彎子才行。
不由得聶士成不震驚啊!
斥候,他派出去不知多少隊了,可從他這位統領到斥候隊長,都不曾想過偵察需要做這麼多的事情,可以通過這麼多的手段得知那麼多的敵情。往往一隊隊斥候回來,報告的無非是哪裏發現敵軍行蹤,有多少人,如此而已。
“來,近前來。”招招手,聶士成示意楊格把屁股下的馬紮移到自己的書案前,又找了一幅地圖看了看,鋪開。
楊格一瞅地圖,又是那種老古董一般的老式地圖,毛筆畫的示意圖。搞不懂了,當今的滿清中國軍隊明明已經有了炮兵,武備學堂裏也有了炮科,測繪課目也列入教學之中,為啥就不在關外的這些要點地區測繪成圖呢?看看小日本的地圖,多詳細!
“七天前,日軍進攻連山關,呂本元和孫顯寅率馬隊出擊失利,連山關失守。”聶士成一邊指點一邊說:“目前,大致可以確定日軍留駐連山關的人數並不多,大部撤退到草河堡駐守,阻斷我軍和鎮邊軍通過草河嶺小道的聯係。故而,本鎮向宜麟大人提出兩軍合擊草河堡之策,如此戰成功,則連山關之敵為甕中之鱉。昨日,黑龍江的敵愾軍已經開到賽馬集與鎮邊軍會合,更添此戰勝算。楊格,此戰我軍首先要向北迂回繞過連山關,方能與鎮邊軍合擊草河堡之敵,大軍行動,如何讓連山關日軍毫無所覺?如何避免日軍洞悉我軍行動後突然從草河堡調兵強攻摩天嶺?嗯,本鎮就是為此籌謀多日卻無良策可行呐!”
聶士成先奪草河堡,再收複連山關的想法不錯,可宜麟答應了配合作戰,依克唐阿會不會答應呢?畢竟,自己是呈上鎮邊軍整編辦法後才走的,聶士成要鎮邊軍配合打草河堡,鎮邊軍的整編就勢必中斷。從當前清軍整體素質來看,應該是先整編,再出擊,方有十足把握克敵製勝。
計劃遠沒有變化快,依克唐阿希望取得遼陽東路的實際指揮權,將淮軍各部納入自己麾下,因此答應聶士成合擊草河堡的可能性極大!
算了,不想整編的事兒了,先打過這一仗再說!
注意力一回到連山關、草河堡方向,楊格的思路頓時開闊起來。
“鎮台大人,兵法雲,虛則實之,實則虛之......”
聶士成平日沒少聽那些“文人兵家”鼓搗這些話,此時不耐煩地擺手道:“說實在的!”
“既然我軍把此次作戰範圍定位於草河堡和連山關,在進行詳細敵情偵察之前,標下隻能依據方才鎮台大人提供的敵情加以分析。我軍與其為掩藏迂回草河堡之行動費心思,不如佯攻連山關,迫使草河堡之敵來援。佯攻,可吸引敵軍的注意力,降低其對摩天嶺以北警戒力度,有利於我軍大隊迂回;又可使草河堡之敵匆忙來援,減輕我攻取草河堡的難度。一旦草河堡危急,日軍必然認為我軍攻打連山關為佯攻,其援軍定然回頭,此時我軍突然發動對連山關的強攻,一舉拿下連山關後,與草河堡之我軍夾擊尚且在往來應援運動中之敵,力爭將其殲滅與細河河穀地帶。摩天嶺對連山關乃是居高臨下,加之敵軍留住兵力少,定然能一擊得手,然草河堡敵軍眾多、設防堅固,我軍可隻造攻擊聲勢迫敵回援,卻不強攻,隻以一部兵力鉗製草河堡之敵,大部兵力與連山關方向之我軍先行殲滅敵援軍。如此,草河堡之敵陷入孤立之狀態,隻需輕輕一擊,必然棄堡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