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節,25節......”張啟正一臉難色,就算所報的20節,都是眾人大著膽子上報的,到時候能不能實現這個速率還得兩說。
魏翰擺手示意張啟正退下,這位搞技術出身的船政大臣在曆任船政大臣中算作異類,也是異數。受任之後,他從各個渠道的消息中得知,自己頂替裕祿出任船政大臣,乃是素未謀麵的參謀總長楊格力薦而成。遠在北方的楊某人為何要力薦跟他毫無瓜葛的魏某人呐?起初,魏翰實在想不明白,後來,整備馬尾船政的命令和經費下來了,北洋艦隊官兵籌集的13萬兩造艦費用下來了,靖遠艦從北洋抽調到南洋,台灣守備旅編成,防務大大增強......此時的魏翰哪能還不明白,大清國海軍的真正春天來了!自己沒有別的本事,完全就是在造船技術上給人看入眼內,方能擔膺如此重任,又哪能不感人知遇,為之效命,為海軍的未來而努力呢?
“薩協、管帶,船廠定當盡力,隻是,還望葉統領和薩管帶為船廠向上陳情,通融一二。其一,馬尾船政設備陳舊,無法製造新型三段往複蒸汽機和高壓鍋爐,所造成品在正常通風下,標示馬力與飛鷹艦之標示馬力相差1600匹;在強製加壓通風下,標示馬力堪堪與飛鷹艦之正常通風馬力相符,為5400馬力。故而,馬尾船政要擔當製造新艦之任務,設備換代乃是首務之必須。其二,自1886年後,馬尾船政學堂再未派出留德、留法、留英學習造船,在座的這幾位技術肱股大多是中法之戰前出洋學習。而今造船技術可謂一日千裏而馬尾船政從未嚐試製造如此新建,技術力量上也多有不濟,力有不逮,恐怕會讓海軍諸位大人托付不效。”
“魏大人的意思是,目前,海軍第一造船廠無法仿造飛鷹艦?”
魏翰點頭道:“關鍵就在於鍋爐、輪機。”
薩鎮冰側身靠攏葉祖圭,輕聲道:“桐翁,中德在膠州青島舉辦海軍第二造船廠一事已成定局,據參總海軍副官吳秉烈說,伏爾鏗船廠技師數人已經從德國出發,下月就能抵達。如果......由您出麵擬就電文,向參總陳情,請調德國技師到馬尾指導,當勝於馬尾船政目前之聘請洋員。機器設備更新一事,最好也能一並上報。桐翁,參總是做事兒的人,威遠艦上的裝甲鋼板就是實證。”
“鼎銘啊,你的意思我明白,可是......如此電報上去,豈不顯出我等無能?”
“瞞不如報,隻要對造艦一事有利,參總定然應允而嘉賞,最怕就是報喜不報憂,隱瞞實情而誆騙朝廷啊!”
“魏大人,你的意思呢?”
魏翰卻是光棍兒脾性,毫不猶豫就道:“報!”
葉祖圭立即令公所文案師爺擬了電文拍發出去,眾人又拋開新艦速率問題,就船型、艙室布置、武備特別是魚雷選擇一一討論,畢竟,在馬尾船政海軍第一造船廠建造當前最新型的艦種,是海軍,也是造船廠破天荒的事兒,關乎在座眾人利益。
陳才瑞、楊秀龍是在德國舒爾茨考甫“黑頭”魚雷廠學習過製造技術的技師,回國後卻無法自行造出合格的黑頭魚雷來,海軍各艦隊使用魚雷全部要在英國和德國購買,往往又因為購買費用高昂而經費不足,造成魚雷庫存少,魚雷戰訓練不足的弊病。想那旅順魚雷營的操雷手王傳義都棄海軍而就陸軍,在關外軍團混得風生水起,還有一大批如李道雍者也紛紛跟從王傳義轉投陸軍,又造成海軍魚雷艇部隊人才稀缺,戰力低劣。
飛鷹艦,乃是雷擊炮艦,魚雷是其主要武備,仿造飛鷹艦卻還要外購魚雷,對在座眾人來說都特別的具有諷刺意味,怎麼說也說不過去。
可是,馬尾船政魚雷工場造出來的魚雷就是不行,雷頭容易被海水甚至含鹽的海風侵蝕生鏽,天長日久下就會造成引信失靈,發動機失效的後果。再者,當前德國最新型號的黑頭魚雷射程達到1500米,速度達到29節,而馬尾造出來的魚雷射程隻有600米,速度25節。這就形成了一個怪現象,假如新造戰艦最高航速達到楊參總要求的25節,在最大航速條件下發射魚雷,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呢?
圍繞著魚雷問題,眾人撓破了腦袋瓜子,最後得出一個結論——雷頭、雷身材料不過關,咱們就找不出合用的魚雷來!
此時,鞍山回電:著稅務查核欽差大臣從罰沒資財中調撥現銀五十萬兩予海軍第一造船廠,請督辦大臣魏翰到鞍山一敘,議定出洋學習名單及船廠舉辦諸項事宜。
葉祖圭剛剛念完電文,南洋水師公所裏的大老爺兒們就一片歡呼雀躍,隻差山呼萬歲了!
朝廷啥時候給馬尾船政如此痛快的撥過款子啊?!(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