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萬陸軍,14萬噸戰艦,俄軍尾追大島支隊到元山,咄咄逼人呐!
“諸卿,山縣大將認為,探察此次事件的真相有助於皇國君臣看清未來之主要對手,實為楊格而非俄皇。”明治雖然任命了薩摩藩主掌的鬆方正義內閣,卻有參謀本部這個獨立於政府之外的軍事幕僚機構,實則是真正的陸軍司令部,山縣有朋大將對朝鮮局勢的分析,在禦前五相會議之前,明治就認真聽取並作過推敲,也認同了山縣有朋的意見,認為朝鮮事件應當與清俄邊境衝突聯係起來,一旦聯係起來考慮,清國參謀總長楊格的意圖就凸顯出現,其心機之深,圖謀之大,於皇國利益為害之巨,實在令人不寒而栗。
眾臣都麵露深思之色,雖然有些是裝出來的,但是他們都或多或少的想過朝鮮事件的偶發性和必然性,從中隱約或者直接覺察到清國作用力。因此,鬆方正義內閣很幹脆的拒絕了清國公使裕庚提出的“清國陸軍遵照對英國的承諾兵出鴨綠江,隔離日俄兩軍”的建議。
楊格在幕後主導了日俄朝鮮之爭,目的就是要拿回在甲午戰爭中失去的東西。對此,在此的日本政府首腦們用腳趾頭都能猜出來!猜出來與有辦法解決是兩碼子事兒。
明治天皇臉現憂色道:“這是一盤死局。”
死局?死局!
對應目前的朝鮮局勢和日本的現狀,這還真是一個死局。日本要麼與仗勢欺人的俄軍硬碰,同時由英國出麵阻止清國陸軍參與戰事;要麼就完全的撤出元山,遠遠避開俄軍,讓清俄兩國去爭奪朝鮮利益,自己在一旁坐山觀虎鬥,坐收漁利。不過,撤退是有風險的,不能排除清俄之間已經達成某種秘密協議,一如李鴻章訪俄期間的傳聞那般。而且,從清國傳來的最新消息是,清俄兩國關於邊境領土爭議和軍事合作問題的新一輪談判將在奉天召開,奉天會議,難道不會是清俄兩國聯手壓迫日本退出朝鮮後的分贓會議?!
因此,擺在日本人麵前隻有一條路,退出元山卻要固守釜山,保持在朝鮮的軍事存在,也就盡量的保留了對朝鮮親日派政治勢力的支持,保留了對朝鮮的影響力和今後卷土重來的餘地。但是,在優勢的俄國太平洋艦隊和陸軍,以及很可能與俄國聯軍的清國新軍麵前,日本能固守釜山嗎?難!從戰略而言,就隻能盡量的從預留戰略空間的元山開始節節阻擊,以戰待變!
那麼,變化在哪裏呢?隻能是英國的作用。
英國倒是非常願意看到“跛足戰略”實現,也非常願意看到日軍堅決抵抗俄軍甚至於出現兩國宣戰的局麵。對俄宣戰,則清國在英國的監視下即便不出兵攻擊俄軍,也會保持中立,頓兵鴨綠江邊。對俄宣戰,日本駐英公使青木周藏所說的英日簽訂保障性協議就有可能,取得英國大力支持的日本能不能在戰場上維持均勢,拖住俄軍?
拖,是對付俄軍的最好辦法。俄國的交通現狀根本不能支持三十萬軍隊和一支艦隊在遠東長期消耗作戰!拖,日本得到英國支持後可以加速擴編軍隊,甚至於可能得到英國出售現役戰艦的待遇。拖,得要與在朝鮮俄軍相匹配的軍力,兩個師團絕對不夠,需要動員更多的師團投入朝鮮作戰。
“諸卿......”
無計的眾人紛紛趴伏在榻榻米上,敬聆聖音。
“山縣大將建議,在請美國居中調停朝鮮事件的同時,積極準備作戰,遏製俄國氣焰,為談判解決朝鮮問題打出有利的局麵來。朕深以為然,首相,外相,速擬與英國之保障性交涉條款;積極與法國、德國修複自三國幹涉還遼以來的緊張關係;組建皇國大本營,以大山岩大將為大本營總幕僚官,斟酌增派第四、第五師團增援朝鮮;另外,與俄國談判解決爭端的努力不要放棄。”
明治的決策是以山縣有朋的應對策略為藍本,隻是,山縣主張拉英國遠東艦隊聯軍對付俄國太平洋艦隊的提議未被采納,因為英國人沒有傻到直接出兵與俄國對抗的地步!(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