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1 【中俄聯手】(1 / 2)

六月二十八日,京師賢良寺西跨院。

皇帝出洋,輔政親王奕訢監國,朝廷大權落在內閣首輔大臣李鴻章手裏。由此,閣臣們幾乎都沒意思去西苑或者紫禁城的班房議事,賢良寺近便而首輔老邁不太想動彈,那就照顧首輔,改在賢良寺西跨院議政吧!對此,就算與李鴻章私人矛盾至今尚未調和的翁同龢也沒有提出異議。

“快了,快了,江東軍就快開拔東進了。”甲午之戰和馬關條約令李鴻章遭受到了平身以來最大的恥辱和政治、人身安全危機,他無法忘卻伊藤博文在談判時的嘴臉,也無法忘記春帆樓外挨得那一槍,好學生楊格不僅僅為老師解決了政治危機,甚至還促成新政大勢下的皇帝、李鴻章“聯盟”,把老師推上了內閣首輔的高位,如今,更要兵進朝鮮,盡雪前恥啦!

不過,楊格也有失算的時候。

拿著從鞍山湯崗子發來的電報,李鴻章一邊用江東軍即將過江來營造氣氛, 一邊打量著議政諸位內閣學士和參議大臣的臉色,說:“參謀總長來電,日本人的戰略出錯,我軍出兵朝鮮名正言順,英國已經起意拋開日本,機會千載難逢呐!但是,先前我軍之戰略乃是打一場小規模的、穩守平安道即可的短期戰爭,在軍械、彈藥、兵員等方麵都沒有充分的準備,以應付時局下與日本的全麵戰爭。諸位,楊致之來電要錢、要糧、要外交配合、軍事全權和東三省一切軍事資源的臨機征發權,請議一議吧。”

翁同龢掌管著賬本子和戶部府庫,躊躇問道:“這......大約得要多少銀子,得有個數目才好籌劃。”

“楊致之說,最起碼得八千萬兩銀子,今年之內要三千萬,明年最少得花五千萬。年內直隸、東三省可自籌兩千萬兩,工礦總署和鐵路總辦公署、輪船招商局也可拆借約一千萬兩,今年的銀子基本有著落,也就是應付短期戰爭的款子,明年的五千萬兩,翁中堂得想法子了。”

翁同龢苦了臉,說:“前番聖上召對參謀總長,參謀總長說要額定年度軍費預算,這事兒明年才開始做,全年軍費也就是三千萬兩。可這一打仗,隻是朝鮮用兵就差五千萬兩,西北邊防、西南邊防、山東整軍......”

李鴻章插話:“山東整軍經費由山東自己想法子。”

“還有兩廣整軍。”

李鴻章又道:“兩廣整軍的銀子從罰沒中出。”

連續兩個理由沒見效,翁同龢也不好意思繼續找借口了,他也不是故意找借口,隻是覺得一下子要籌措五千萬兩銀子實在困難,生怕自己力有不逮誤了戎機,那......以楊某人的性格,還不派兵把戶部尚書從府裏揪出去說個一二三四啊?

咬咬牙,翁同龢道:“五千萬兩就五千萬兩!了不得明年啥也別幹了!”

宋慶在一旁接了李鴻章手中的電報抄紙看了看,心知李鴻章和翁同龢之間還沒有到和和氣氣共商大事的地步,中間尚需一座橋梁,那就是宋某人啦!

“翁中堂,您看這個。”

翁同龢從宋慶手中接過文電,略一瀏覽,點頭歎息道:“唉......倘真能如此,容我再與赫德商議一番,看看能否以明年關稅為抵押向洋人貸款?嗯,再看看能否從王公親貴、滿漢官員們手裏募集一些?”

楊格在電文中表達的意思是,戰爭不能耽擱新政推行,該辦的事兒要辦,還要加緊辦,實在缺銀子就向洋人借款,抵押明年關稅隻是一個方麵,甚至於連遼東各項工業產業的股本也可作為抵押。另外,再在全國範圍內以官員領頭募集捐款,看看能有幾許收獲?倒不是希望能募集多少銀子,而是檢驗一下新政以來,中俄邊境軍事衝突以來的民心民氣。

“中堂大人,戶部如今有多少銀子?”

翁同龢知道宋慶問話的意思,不過嘛,自己甚至於皇帝都已經捆綁在戰車上了,一旦啟動隻能全力以赴,想停了停不下來。真要因為銀子不濟而戰事出了岔子,楊格秋後問罪於帝師,勢必對皇帝的權威有損。現如今,皇帝也指望著拿回朝鮮,以振國民之氣,以孚中興明君之形象。

“庫裏隻有三百多萬兩,還是山西、河南兩省剛剛運到的夏解。”

“那就統統向德國訂購槍彈、炮彈,如今咱們最缺這個!”宋慶說著,從馬蹄袖裏抽出一份折子來展開,念道:“德造88製式步槍7密9子彈兩千萬發,國造製式7密裏子彈兩萬萬發;75克虜伯鋼炮高爆彈一萬發,榴霰彈五萬發;克虜伯150高爆彈八萬發,榴霰彈八萬發;克虜伯280岸防大炮穿甲爆破彈八千發。這是陸軍方麵的需要,海軍艦隊的需要是舊式305主炮穿甲爆破彈一千發,203、152速射炮穿甲爆破彈一萬兩千發,穿甲燃燒彈四千發;黑頭魚雷100條。另外訂購苦味酸炸藥一百噸,*******炸藥一百噸,****、****、氫氧酸各十噸,鋁粉、鎂粉、稠化火油、炮觀載人氫氣球等等......都在這折子裏,粗粗算下來,這些東西就要一千九百四十萬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