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昌,你有何看法?”
保昌自從帶兵入衛京師後,以禁衛軍混成團團長的身份,與楊格、蔭昌、李光久等人接觸頻密,耳濡目染的又都是新政、整軍以及對日戰略的大事兒,長進自然不小。
“報告皇帝大元帥,職臣以為,就算不能拿到日本訂購戰艦,也要拖延英國向日交付戰艦的日期,最好是在戰後交付。”
“此事,就這麼辦下去。載澤,擬宣戰詔令,英國政府一有確切答複即行拍發。”
.............
朝鮮東海岸鹹境道仁興裏,俄遠東第一軍在94高地之戰失敗後退守此地,作出背水一戰的姿態,實際上想借龍興江在夏季豐水期較高的水位,讓太平洋艦隊的艦隻進入水道,以艦炮支持隻剩下兩門火炮的陸軍作戰。
沒有大炮的支持,五萬手持步槍的俄軍幾乎等於五萬隻羔羊,而人數僅有兩萬的日軍則如狼似虎。幸好俄國太平洋艦隊司令阿列克謝耶夫海軍中將總算在陸軍的失敗和聖彼得堡的申飭電中清醒過來,派出了整個艦隊在日本海巡曳,在沒有日軍岸炮的龍興江口則有兩艘炮艦,以152mm艦炮支援陸軍,讓羔羊們有了底氣又變回了北極熊,堪堪守住防線。
黃海海域有北洋艦隊;日本海域,俄太平洋艦隊的出動,讓力量居於絕對劣勢的日海軍艦隊暫時沒有出港邀戰的意向。
麵對帶些羞愧之色迎接清國軍事觀察團的李涅維奇,延山很清楚地知道,日本海軍不是不出動,而是不願意同時麵對兩支實力與其差不多的海軍艦隊,日本人在謀求這場戰爭的變局,俄國和日本還沒有宣戰,誰又能說得清楚在利益的驅使下,強作笑臉的李涅維奇會在何時翻臉呢?所以,東線的三萬大軍不能輕動,更不能被俄國人當槍使,這三萬大軍要梗在俄軍之間,令其不敢輕易的背棄“盟約”。說白了,三萬大軍就是監視、威懾老毛子的。
“尼古拉,我帶了三個旅三萬多人作為你的援軍,目前,他們正在茂山準備補給基地,一旦我們達成聯合作戰的協議,談妥糧秣補給的事宜,這三萬軍隊就可以開向戰場,助你一臂之力。”
李涅維奇肚子裏也揣著一本賬,狡猾的清國人首先占據了茂山,這個位於白茂高原的小小朝鮮郡城是日本人垂涎已久的地方,也是橫亙在日本和俄國利益之間的尖刺。既然清國軍隊將其作為聯合作戰中的補給基地,作為“友軍”的俄國人總不能連個兵站補給基地都舍不得給吧?可以想見的是,如果日本海軍威脅不存在了,清國人很快就會要求清津的“清俄共用”,以為茂山出產的鐵礦提供海運通道。
“袁,請你擔任首席觀察員,那你的三萬軍隊由誰擔任司令官,我認識嗎?”
“隨昌毅少將。”
李涅維奇一下子就想起這個名字代表的一支軍隊差一點攻進了符拉迪沃斯托克,驚道:“噢,是他!”
“將軍,你的援軍呢?”
“袁,你的三萬軍隊不就是我的援軍嗎?”李涅維奇故作驚訝的反問了一句。
延山偏頭掃了一眼李涅維奇司令部裏的地圖,俄文他倒是能識得幾個,看到標示著第二軍的字樣還在圖們江東的波西耶特,在新浦隻有一個前進指揮部和少量的工程兵部隊。老毛子也在玩兒手段,想讓中國軍隊流血幫他們打日本人,最後卻隻能按照之前的協議得到平安道,其他的統統歸老毛子?!他娘的,想得倒美!老子來此就是要解決這個問題的。
“尼古拉,如果你的軍隊僅僅滿足於在此堅守的話,我想我沒有待在這裏的必要,我的軍隊將翻越中部山嶺到西海岸去作戰。因為,顯而易見的,你這裏無需別人幫忙。順便的說一句,我軍剛剛於7月7日攻占了博川。”
博川?!李涅維奇立即在地圖上找到這個地名,驚訝的微微張大了嘴巴。清國新軍7月1日進入朝鮮,7月7日就攻取博川,鴨綠江邊和博川之間距離最少有300公裏,七天行軍三百公裏再行攻擊作戰拿下博川,此等戰力......如果俄軍再不積極動作,說不一定清國軍隊就拿下平壤,向南部進軍了。到時候,清國人會輕易的吐出他們吃到嘴裏的肉嗎?
看來,阿列克謝耶夫海軍中將和庫洛巴特金陸軍中將的打算太過於一廂情願了。(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