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明尼蘇達(6)(1 / 3)

恩紮看著雷博維茲珠寶店的櫥窗,欣賞著擺放在天鵝絨布上的珍珠。恩紮著迷地看著那些首飾,有鑲著海藍寶石和碎鑽的金戒指,掛在天鵝絨布上的細巧鉑金項鏈,還有堆在塑膠板頂上的琺琅手鐲。一個賣精美首飾的小鎮肯定是有消費需求的。這對她的服裝生意來說是件好事。恩紮走過瓦倫蒂尼夜總會、“五美元又十美分”的廉價商店,接著又路過很多酒吧(這是所有采礦城鎮的主要消遣之地),其中也包括人頭攢動的提伯茲,然後到了拉阿塔瑪斯百貨商店。

百貨商店的老板是一對在奇澤姆生活了一輩子的芬蘭夫婦。這是一間巨大的單層房間,錫製天花板被漆成了淺藍色,擁有斯堪的納維亞設計風格的幹淨線條。牆麵被漆成乳白色,為各種出售的商品提供了很棒的布景。

紐約城那些時髦商店,每家都有好幾層由電梯連接的銷售區域,但拉阿塔瑪斯和它們不同,這裏所有的商品全都被陳列在同一層。不同銷售區域之間用亞麻布簾隔開。有一個賣衣物和小商品的區域,另一處是賣家具的,還有一處是賣家居用品的。玻璃櫃裏放滿了手套、手袋、帽子和圍巾。恩紮在商店裏走來走去,瀏覽商店的貨品。

“有什麼能幫到您的嗎?”女店員是一位年輕的北歐美女,年紀在十六歲上下,長著一隻小巧的鼻子和一雙大大的藍眼睛。

“我剛結婚。”恩紮微笑著說,“而且我們剛搬來奇澤姆。”

女店員跟在恩紮身後,陪著她選了一張床墊和一個床架子,兩盞有黃色陶瓷燈罩的台燈,一張白色噴漆餐桌和四把椅子,還有兩隻舒適的閱讀專用椅,椅子上罩著柔和的灰綠色繩絨織物。恩紮記得米爾班克公寓的內部裝潢用的就是這種柔綠色和珊瑚紅色,她為新家選這種顏色,是為了讓她想起和勞拉共同度過的快樂時光。

恩紮打算在她可承受的範圍內,花錢買最好的東西。雖然兜裏裝著美元,但是她是意大利人,她決定買持久耐用的東西。她已經有了個良好的開端,因為她和勞拉已經打包了一個行李箱,裏麵裝著居住在任何地方所需的生活用品,有亞麻布、床單、毛巾、洗碗巾、餐巾、桌布,這些都是在大都會歌劇院服裝工作間做的。她們在另外一隻行李箱裏塞了很多布料——羊毛、絲綢、棉布和燈芯絨——她們知道恩紮一到這裏就可能需要這些東西,她想縫什麼東西,手頭就會有什麼材料。

在家具區,靠牆擺著的是幾個木櫃,裏麵放著三台留聲機的樣品。恩紮用手撫摸著留聲機的紅木機身和黃銅鑲邊。她用戴著手套的手掀開蓋子,轉著轉盤。

“我也想買這台留聲機。你能幫我把它送到西湖街5號嗎?”

“當然可以。”女孩微笑著說,她的爸媽,也就是商店的老板如果知道生意這麼好,肯定會高興壞了的。“您想看看唱片嗎?”她問恩紮,“它們就在這個櫥櫃裏。”女店員打開一個木櫃,裏麵按照字母順序排列著很多唱片。

恩紮在眾多選集中找到了恩瑞克·卡魯索的那些唱片。她也很高興地找到有他同吉拉爾汀·法拉爾和安東尼奧·斯科蒂二重唱的合輯。他們的臉被印在硬紙套上,他們的肖像被畫在大大的銀色唱片裏,底下的密紋中刻著他們的名字。恩紮買了《茶花女》、《阿依達》和《鄉村騎士》[1]的樂譜。她決定自己把那些唱片帶回家,不用百貨店送過去。她緊緊地抱著那隻棕色紙袋,不知怎麼,這讓她感到自己和在歌劇院的日子是聯係著的。

恩紮走到山頂,那是西湖街的盡頭。雪又開始下了起來,小鎮上方籠罩著一層閃光的薄紗。恩紮舉得這是奇澤姆讓她愛上它的方式。她穿過街,進入一幢大樓。在他們坐著梅爾·布托拉克的卡車第一次路過這個地方的時候,她就對這幢大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她登上奇澤姆公共圖書館入口的半月形寬台階,這是一幢具有喬治王時代[2]建築風格的大樓,像半個月亮一樣巧妙地聳立在這個街區上。

恩紮非常熱愛圖書館。她第一次是和勞拉一起去的,那時她們還在大都會歌劇院工作。拉穆尼夫人讓她們去紐約公共圖書館查找一些關於古代戲服布料的資料。恩紮在勞拉的堅持下,辦了一張圖書證,在她正式成為美國公民以前,這成了顯示她身份的主要憑證。

當她推開前門的時候,一股混合著書本、皮革和檸檬上光劑的熟悉氣味向她迎麵撲來。恩紮看到主房間裏有舒適的閱讀隔間,透過後牆上的一扇落地窗,可以看到屋外冬季裏的花園景色,長長的胡桃木書桌上放著低矮的台燈,還有從地麵一直高聳至天花板的書架,上麵擺滿了深綠色、藍色和紅色布裝的書籍。恩紮走到前台的時候,心裏想她以後會在這裏度過很多美好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