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章 誰人正午賞明月(1)(1 / 3)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

這是唐代詩人徐凝的一首七絕中的兩句,誇讚揚州城月色秀美,竟占據了天下三分月色中的兩分,揚州城也因為這首名句而獲得了“月亮城”的美譽。

由此可見,自古以來,揚州便是賞月的最佳去處。

今天是農曆三月十八,已過了月圓之日,可這半盈的月亮,在很多人眼中卻更具一種缺憾之美。因此“一刀鮮”說要在今天出來賞月,並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

可他把賞月的時間選在正午,那就非常非常奇怪了。

從早上八點到現在,薑山、沈飛和徐麗婕三人已經在路邊的這家茶館裏坐了兩個小時,這兩個小時中,他們想的全都是這件奇怪的事。

兩個小時過去了,一提到這個話題,沈飛還是忍不住想笑:“正午賞月?哈哈,如果不是你聽錯了,那就是別人在遛你玩,哈哈哈……”

徐麗婕瞪了沈飛一眼:“哎呀,你別笑了,老先生既然這麼說,其中肯定是有深意的。”

“嗯。”薑山點頭沉吟著,“我覺得這句話中應該是暗示了一個地點,我們隻要把這個地方想出來,就可以在那裏找到‘一刀鮮’。”

沈飛把身體往椅背上一靠,晃著腦袋說:“那你們倒說說看,有什麼地方正午的時候能夠賞月?”

徐麗婕突然眼睛一亮,脫口而出:“哎,這個‘一刀鮮’難道是在美國?”

“什麼?”薑山和沈飛對看了一眼,都不明白她怎麼會蹦出這麼個奇怪的想法。

徐麗婕解釋道:“我們這邊的正午,不就是美國的半夜嗎?出來賞月正合適啊。”

沈飛一口茶含在口中,憋了半天,還是忍不住噴了出來,笑道:“哈哈,大小姐,我真是越來越佩服你的想象力了。正午賞月……哈哈……還去美國……”

徐麗婕自己也覺得這個解釋太牽強了,像西方人那樣自嘲地聳了聳肩膀。

薑山看了眼手表,右手輕輕在桌子上一拍,似乎作了什麼決定:“不能再耽誤時間了,我們去問個清楚。服務員,結賬!”

三人離開茶館,一路又尋到了彩衣巷中。一拐進那條死巷,便遠遠看見浪浪正獨自蹲在花壇邊玩耍。見到三人走過來,浪浪扔掉手中的枯枝,興奮地迎上前。

“浪浪,你爺爺在家嗎?”徐麗婕摸著他的大腦袋問道。

“不在。”浪浪脆生生地回答,然後拉著沈飛的手問:“飛哥,你什麼時候再帶我出去玩啊?”

沈飛笑嘻嘻地把浪浪抱起來,一邊用胡子茬把小家夥紮得“咯咯”直笑,一邊說道:“嗬嗬,帶你玩還不容易。不過你要先回答我幾個問題。”

浪浪歪著腦袋:“什麼問題呀?”

“你爺爺上哪兒去了?”

“嗯……和朋友賞月去了。”

“乖。”沈飛捏捏他的臉蛋,“去哪裏賞月,你知道嗎?”

“不知道。”浪浪嘟起了嘴,“我要跟著去,爺爺不讓。他還叫我在這裏等你們,說如果你們能找到賞月的地方,就帶我一起去。”

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禁啞然失笑。原來那老者早就算準了他們要來,不僅提前離去,還把浪浪這個棘手的淘氣包甩給了他們。

薑山微微蹙起眉頭,說道:“看來這位老先生的確是和我們打了個啞謎,賞月的地點究竟是在哪裏呢?”

“如果真是賞月,當然是我們前幾天去過的五亭橋下最好啦,天上明月,水中月影,多美。可那也得晚上去才行啊,大中午的,哪能看到什麼月亮?”徐麗婕一邊說,一邊抬頭看看天空,蔚藍的晴空下陽光明媚,在這種日光下,半個月亮的影子也不可能出現。

聽了徐麗婕的話,沈飛卻好像想起什麼,口中念念有詞:“水中月影?你說水中月影?”

徐麗婕不明所以地看著他:“是啊,怎麼了?”

沈飛突然大叫一聲:“哈哈,我知道了!”他興奮地把浪浪拋到空中,然後又接住,得意洋洋地說道,“正午賞月,正午賞月,不錯,肯定是那個地方!”

薑山和徐麗婕互看了一眼,都有些摸不著頭腦。徐麗婕更是迫不及待地催問:“知道什麼?快說啊,別賣關子了!”

沈飛嘿嘿一笑:“你們就跟我走吧,到了地方自然就明白了。浪浪,你也一塊去嗎?”

“去!”浪浪毫不猶豫地回答,完了還不忘拍兩句馬屁,“飛哥,你真厲害,什麼都知道。”

看著兩人的親昵勁,徐麗婕忍不住瞪著眼睛問道:“沈飛,你給孩子灌了什麼迷魂湯?怎麼一個晚上沒見,態度就來了個180大轉彎?”

浪浪古靈精怪地眨著眼睛:“嘻嘻,不能說,這是我們的秘密。”

“好,不說不說,你這個沒出息的家夥,有好東西就想著一個人獨吞。”沈飛一邊逗著玩笑,一邊把浪浪放到地上,“自己走,我可沒力氣一直抱著你。”

一行四人有說有笑,出了巷子,分乘兩輛人力車,在沈飛的指引下一路而去。

人力車穿街走巷,大約二十分鍾後,來到了城東的徐凝門街。這一帶地處老城區,周圍建築都是以平房舊宅為主。行至街道南頭的時候,眾人眼前突然出現一段高牆大院,沈飛招呼大家下車,又往前走了十幾步,來到了這座院落的大門前,隻見門楣的橫匾上寫著四個蒼勁的大字:寄嘯山莊。

沈飛笑著問道:“這個地方,你們以前來過沒有?”

薑山看著門匾,點頭說:“寄嘯山莊,雖然沒有來過,但是早有耳聞。這座園子是清光緒九年由揚州道台何芷舠所建,所以也俗稱為‘何園’。園名中‘寄嘯’兩個字取的是陶淵明《歸去來辭》中‘倚南窗以寄傲’、‘登東皋以舒嘯’的句意。對了,現在國內著名的科學家何祚庥便是這園子裏出來的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