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別的孩子在早晨走出家門之前,鄧亞萍就已經正式開始了每日的訓練;當別的孩子在電視機前消磨掉每一天的大部分課餘時間時,鄧亞萍還在練球;當別的孩子還未將一天的最後時間從餐桌或遊戲房找回來時,鄧亞萍已經開始了另一天。
就這樣,鄧亞萍和時間賽跑,跑贏了時間,跑贏了自己。
陽光心態:
雖然我們不再擁有年少的青春,但慶幸我們還算年輕,還沒有老到邁不動的地步,我們還有大把的時間享受生活,感恩生活,讓我們與時間賽跑,籌劃好我們的生活,成為跑在時間前麵的人,相信人生的舞台同樣很精彩!
★人的一生隻有三天
世界上的偉人諸如元首、科學家、發明家、文學家等等,最成功之處就是運用時間的成功,他們都是運用時間的高手。
德國著名的文學家歌德一生勤奮寫作,作品極為豐富,有劇本,有詩歌,有小說,有遊記,一生留下的作品共有140多部,其中世界文學瑰寶——《浮士德》,長達12111行。歌德為什麼能取得如此驚人的業績?原因就在於他一生非常珍惜時間,把時間看做是自己的最大財產。他在一首詩中這樣寫道:“我的產業多麼美,多麼廣,多麼寬!時間是我的財產,我的田地是時間。"有一次,歌德在他孩子的房間裏,看見他孩子的紀念冊的一頁上摘抄著一段話:“人生有兩分半的時間:一分鍾微笑,一分鍾歎息,半分鍾愛,因為在這愛的半分鍾裏他死去了。"歌德看後十分生氣,他認為這是對人生極不嚴肅的態度,是對珍貴的時光的嘲弄。他臉上帶著不滿意的神色,提筆在這段話的下麵寫了這麼幾句:“一個鍾頭有60分鍾,一天就超過了一千。小兒子,要知道這個道理,人能夠做出多少貢獻。"歌德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他一生中把一個鍾頭當60分鍾用,視時間為生命,從不浪費一分一秒,直到1832年2月20日,這位將近84歲的老人在臨死前還伏在桌上專心致誌地寫作。
法國著名科普作家凡爾納每天早上五點鍾起床,一直伏案寫到晚上八點。在這15個小時中,他隻在吃飯時休息片刻。當妻子來送飯時,他搓搓酸脹的手,拿起刀叉,很快填飽肚子,抹抹嘴,又拿起了筆。他的妻子關切地說:“你寫的書已不少了,為什麼還抓得那麼緊?
凡爾納笑著說:“你記得莎士比亞的名言嗎?放棄時間的人,時間也放棄他。哪能不抓緊呢?"在40多年的寫作生涯中,他記了上萬冊筆記,寫了104部科幻小說,共有七八百萬字,這是一個多麼驚人的數字!一些感到驚異的人就悄悄地詢問凡爾納的妻子,想打聽凡爾納取得如此驚人成就的秘訣。凡爾納的妻子坦然地說:“秘密麼,就是凡爾納從不放棄時間。”
他們是時間麵前的強者,是駕馭時間於手掌中的成功者。他們現在的每一分鍾,是經過了無數分鍾的拚搏後才換來的。
寒冬易暑,天回地轉,時間的腳步是無聲也是急促的。它不會為動作慢的人放慢腳步,也不會給無端延誤時間的人以任何寬恕,更不會給無度揮霍時間的人以任何諒解。
在美國夏威夷島上,學生們每天上課時,總是先要背誦一段這樣的祈禱詞:一個人的一生中隻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昨天已經過去永不複返不再回頭。今天已經和你在一起,但很快也會悄無聲息地過去。明天就要到來,也會消逝不可等待。抓緊時間吧,一生隻有三天。
讓我們再重溫一下朱自清先生的名著《匆匆》吧:
洗手的時候,日子從臉盆裏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裏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我覺察他去的匆匆,伸出手遮挽時,他又從遮挽著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邊跨過,從我腳邊飛過去了。等到我睜開眼和太陽再見,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著麵歎息,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歎息裏閃過了。
陽光心態:
時間是無情的,然而時間對我們每個人又都是公平的。在我們每個人出生時,世界送給我們最好的禮物就是時間。不論對窮人還是富人,這份禮物是如此公平:一天24小時,我們每一個人都用它來投資經營自己的生命。有的人很會經營,一分鍾變成兩分鍾,一小時變成兩小時,一天變成兩天……用上天賜予的時間做了很多的事,最終換來了成功。
★高質量地利用時間
有一句話,人們說了好多遍,乃至人們對這句話已經無動於衷,但它卻是不滅的真理。這就是魯迅先生所說的:“時間就像海綿裏的水,隻要你去擠,它總是有的。”
瑪麗·斯坦納德的丈夫曾經在美國一家醫藥公司擔任銷售部經理,由於公司裁減冗員,最近被解雇了。多方尋找,也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於是,在被解雇的一年後,他和瑪麗決定用自己家裏的積蓄買一家商店。以前,瑪麗的真正興趣和天賦是做新聞記者工作,但是自從生了個孩子以後,她辭去了工作,從此,再也沒有機會做自己喜愛的事情了。
有一天,瑪麗決定每天把孩子送到學校,做完家務活,在店裏幫助丈夫,算一天的帳目,照看住在附近的媽媽之後,再開始動手寫點東西,這樣,或許能掙點稿費,畢竟,他們真的需要一些額外的收入。她的丈夫自告奮勇地說:“我來幫忙,我每天哄孩子入睡,晚飯我來做。”但是,到了第五天,當瑪麗離開打字機時,她累得簡直連一句話都說不出來了,腦子也不轉了。你說她該如何是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