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會準時是我們最常遇到的誠信問題之一。每逢節假日,朋友約好了出去是常事。事先我們都會定好時間和地點,可是到了時間後,總會有人遲到甚至不去。“路上堵車”,“起晚了”,“自行車壞了”……遲到者總是有千萬條理由一一搪塞焦急等待著他們的人。更有甚者,參加活動的多數人都已到達,某君卻遲遲不露麵,一個多小時過去了,該君來電話宣稱自己“不想去了”,苦等半天的眾人此刻的興致已經掃去了不少。若是又有幾人也“不想去了”,精心準備的活動也許就此泡湯。這種不守時的人給別人留下了極差的印象,以後再有約會,恐怕也沒人請他們去了。
凡事講求高效率的現代社會中,守時已是為人處世、交際往來的重要課題;愈先進的國家對守時的觀念愈是注重。在分秒必爭、講究服務的今日,守時已是代表信用,重視顧客,以及對他人尊重的行為表現。所以,守時是人類的一種文明。
時間可以成就一個人,成功的秘訣在於守時,有時間觀念,這是一種信用。
做生意、簽協議最講求時效,準時、守時是獲得別人信任的手段。而在工作中,我們也千萬不要覺得上班或辦事遲到幾分鍾無所謂。
最好每天都能堅持提前一刻鍾上班,做一些清潔工作或準備工作。我們可以把領導和同事的桌子擦幹淨,但最好不要去碰他們的文件、書籍等私人物品;把地板擦幹淨,給花澆點水,倒掉煙灰缸裏的煙灰,給飲水機換水,等等。
這樣持之以恒地做下去,上司會對我們有一個極好的印象,我們工作積極熱情的形象自然而然就樹立起來了。
下班時,則要待上司或老同事發出可以走了的指令後,再收拾辦公桌,結束工作,最後離開辦公室。
恪守時間是工作的靈魂和精髓所在,同時也代表了明智與信用。不把時間精確到分秒,就會造成麻煩。一家資金雄厚在本行業遙遙領先的公司破產了,就是因為一家代理機構在得到命令後,沒有及時把必要的資金轉移過來。
那些精明、成功和有影響力的人士,並沒什麼“係統”去判斷別人和決定買誰的東西,與誰做生意,幫助或信任誰。如果我們不是守時者,別人會對我們做負麵評價。可以說遵守時間是一個有助於打動別人的簡單方法。
不守時,就無從樹立自己的信譽。沒人願意信任一個連時間都保證不了的人,也不會有人樂於同拖拖拉拉、效率低下的合作夥伴做生意。所以,要建立自己的信譽,就首先要遵守時間的約束,養成遵守時間、從不拖延的習慣。做事情從不拖延是使人信任的前提,會給人帶來美好的名聲。它最好不過地表明: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是按部就班、有條不紊的,使別人可以相信我們能出色地完成手中的事情。遵守時間的人一般都不會失言或違約,都是可靠和值得信賴的。
陽光心態:
要知道時間是最公正的消耗品,在它麵前人人平等,尊重別人的時間是對別人的一種禮貌和友好。因為有的時候即使是一分鍾對別人也是彌足珍貴的。
★你真的沒有時間嗎
有句話說,浪費自己的時間等於慢性自殺,浪費他人的時間等於謀財害命。點滴擠時法說白了就是要求大家珍惜分分秒秒的時間,將分分秒秒的時間切實地利用起來。
人生的意義在於實現自我價值,即在平凡的學習和工作中如何能不斷超越自我,實現自我價值。然而,在如此之短的生命裏,如何利用有限的生命認真學習、努力工作,去實現自我價值呢?這就需要抓住點滴時間。
時間是組成生命的元素,換言之,不珍惜時間就等於不愛惜生命。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諸如此類的句子無數次出現在每個人的筆下,可又有幾個人能夠理解其中的真諦呢?在忙碌的生活中,有人想多學一點文化或技術方麵的知識,可抱怨沒有時間,真的沒有時間嗎?不然,其實是我們不會“擠”。每天早上早點起床,既可以呼吸一下新鮮空氣,愉悅心情,避免過晚起來的忙碌和著急,又可以學習知識,這不是時間嗎?中午吃飯之後,休息之前利用一二十分鍾的時間學習,這不是時間嗎?晚上下班以後,睡覺以前也有段時間,這不是時間嗎?另外,在日常生活中還可以“擠”出許多點滴時間,雖然微不足道,但絕對不容忽視。
魯迅二十來歲“從文”,55歲病逝,短暫的一生卻成就了一代文學大師,這和他視時間如生命是密不可分的。滴水成河,百川歸海。一本500頁的書,隻要我們每天堅持看10頁,不到兩個月也能把它看完,而如果我們不去看,我們的點滴時間,將在一次又一次的日出日落裏悄然而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