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麵,天下沒有白吃的虧。在朋友交往中都遵循著相類似的原則。我們所給予對方的,會形成一種社會存儲,而不會消失,一切終將以某種我們常常意想不到的方式回報給我們。而且,這種吃虧還會贏得朋友的尊重,反過來將增加我們的自尊與自信。
姚崇是唐玄宗時期有名的宰相。在姚崇的朋友之中,有一位叫張宗全的秀才便是深諳做人、為友之道的高手,並因此受益。
姚崇年輕的時候和張宗全一起求學。一次,老師要姚崇與張宗全就某個題目做一篇文章,兩天之後交卷。他們下去都精心做了準備,將自認為寫得最好的一篇交了上來。事有湊巧,姚崇與張宗全所寫的內容幾乎完全一樣,且觀點也相當一致。這如何不使老師為之惱火?沒想到自己門下最得意的兩門生敢剽竊他人作品,這如何了得?
看到這種情況,姚崇據理力爭,聲明文章絕非剽竊。張宗全的作品也非剽竊他人,但為了平息老師的怒火,就對老師說:“前兩天與姚崇兄論及此題,姚兄高談闊論,學生深感佩服遂引以為論。”
老師聽到這番話,也知錯怪了兩位學生,就平息了心中怒火。事後姚崇心裏為此深感佩服,為張宗全的廣闊胸襟所感動。姚崇當宰相後,遂向唐玄宗推薦此人,唐玄宗在親自考核張宗全的才華之後,便封了他一個正三品官銜。
由此可見,在一些無關緊要的場合中,自己吃些小虧,做些讓步,看似糊塗,其實聰明。張宗全送個人情給對方,使姚崇一輩子都記住這個人情,最後張宗全反而獲得了榮華富貴。
很顯然,吃虧將帶給我們的是一個美好的人際交往世界。而那些喜歡占便宜的人,每占了別人一分便宜,就喪失了一分人格的尊嚴,就少了一分自信,長此以往,必將在人際交往中找不到立足之地。
不怕吃虧的同時,我們還應該注意,不要過多地付出。過多地付出,對於對方來說是一筆無法償還的債,會給對方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使人覺得很累,導致心理天平的失衡。這同樣會損害已經形成的人際關係。這種例子屢見不鮮,我們常常會聽人抱怨:“我對他那麼好,付出了那麼多,為什麼他反倒開始不喜歡我了?”殊不知,正是自己付出的太多,才損害了兩個人的關係。
陽光心態:
對朋友不要怕吃虧。在平時,多吃點“虧”做友情的長線投資,那麼將來的路會越走越寬。朋友間,不怕吃虧的人怎麼會真正吃虧?
★保持一定距離,不要走得太近
人類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是因為社會發展的需要,更是由於人本身的孤獨和內心的寂寞。但是人們在不斷深入的交往和了解過程中時常感到苦惱。性格的差異使人很難相處,而大多數朋友都是因為了解對方的本質、無法接受對方的缺點而分道揚鑣的。
友情對於人們來說是難能可貴的,但我們千萬不要因為愛我們的朋友就讓他產生依賴,更不要對我們的朋友有任何的苛求,我們可以真誠地對待我們的朋友,但不要苛求朋友以同樣的方式來回報。更不能以自我為中心,在生活中有困難時總是依賴朋友向我們提供幫助。這樣做隻會給別人造成壓力,使別人沉浸在永無休止的煩惱中。一個總是考慮自己而不顧及別人感覺的人算不上真正的朋友。
其實不隻是朋友之間,親人之間也是這樣的。不要因為對親人的過於苛求而讓他們感到痛苦。下麵這則故事也許讓朋友們有所體會:
伊麗莎白是一個富裕家庭的獨生女,從她出生起,她的母親就一心要把她塑造成一個完美的人,而且想徹底證明自己是個“好母親”。
雖然她家距郵局和店鋪隻有一條街,但是伊麗莎白的母親從來都不讓她自己去,而且她與許多同齡夥伴的活動基本上絕緣,甚至在她讀高中時也是這樣。盡管學校的校車每天早晨都要經過她們家,可是她母親一定要親自開車送她。伊麗莎白墜入了情網並希望結婚時,這位母親又出麵阻攔,要他們盡快分手,條件是:伊麗莎白可以得到一次歐洲豪華旅行。
每當人們問這位母親每天都做什麼時,她總是大談伊麗莎白最近的奇遇,以及她擔心有一天這個“最親密的夥伴”會結婚,留下她孤零零一個人。她總是在提醒伊麗莎白,自己付出了多年的心血隻是希望她有所成就,出人頭地;到她老時,伊麗莎白應該報答她,如果伊麗莎白離開她是不公平的。這位母親如此這般,給她女兒帶來的隻有深深的痛苦而不是幸福。
很顯然,她們這種依賴關係僅僅符合母親的需要而不是女兒的需要。兒女並不是父母的私有財產,他們有自己獨立的人格和自己的生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