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之穢者多生物,水至清者常無魚;故君子當存含垢納汙之量,不可持好潔獨行之操。
那些堆滿穢物的地方,往往滋生許多生物,而極為清澈的水中反而沒有魚兒生長。所以真正有德行的君子應該有容納他人缺點和寬恕他人過失的氣度。絕對不能自命清高獨來獨往。
寧與人共醉,不要我獨醒:政治家如是說。倘若人人都醉,我將與之同醉;倘若獨自清醒,便將被視為癲狂。重要的是隨波逐流。有時,最好的知識就是全然不知或裝作全然不知。因為我們必須和他人共同生存,而大多數人是愚昧無知的。倘若獨自生活,你可能會正直如神,但也可能會野蠻如獸。然而我卻願修改這句格言並宣稱:寧與人共醒,不要我獨醉。有的人的特立獨行隻是在追逐空幻之物。
是的,這是一個講關係的社會,“關係第一”算得上是我國社會的一大特色。辦任何事情,有關係與沒關係、關係好與關係差,效果可能就不大一樣。因此,現實中,人們其實並未真正看重學曆、水平、能力什麼的,而是尤其看重關係。要不,有的人為何成天削尖腦袋去鑽關係。關係通則萬事通,難怪甚至有人將關係稱之為“生產力”。
關係是一個很龐雜的概念。關係是一個很複雜的社會現象。論人文,中國人崇尚“禮尚往來、請客送禮”,而美國人則凡事都要“製度”;中國人喜歡“拉關係”,而美國人卻強調“自我意識”;中國人“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而美國人則“凡事要靠自己”。
關係就是財富,關係就是生產力。“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關係就是生產力,喝酒就是潤滑劑,幹杯才是硬道理”,人的社會性,指的是人依附—於社會、進步於社會、服務於社會的根本屬性,並非指是人就一定要步入世俗、沉陷世俗、庸俗愚昧。
但是在某些“勾兌”之風盛行的地方,人們不準看見,現代社會中某些冠冕堂皇的知識分子,將“知識就是生產力”的理念變成了“關係就是生產力”,人雲亦雲、口是心非、投機取巧、阿諛奉承、表裏不一,當麵一套背後一套,致力於關係“勾兌”,依附於權勢和錢勢。
中央某高層官員在一次講話中說:“近年來,冒充高層領導親友行騙的有增無減。有冒充我姐姐的,有冒充我妹妹的,有冒充我兒子的,有冒充我簽字的,僅一個多月就發生了四起。冒充我姐姐的,說要到山西搞西部大開發調查,讓山西方麵接待。而此時,我正和我姐姐在一起,根本沒有這回事!”他痛斥說:“假商品可恨,騙取錢財,坑人害命;假關係可惡,招搖撞騙,損公肥私;假情況可怕,幹擾決策,誤國誤民。“關係就是資源,關係就是財富,關係就是生產力,關係是第一生產力。”這些話都是相當級別官員概括總結出來的。關係的作用如此之大,那麼,依照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市場經濟法則,造“假關係”這一現象就自然產生了,而且在短期內還有蔓延之勢。“假關係”的盛行,說到底還是真關係管用的折射。
對於商人來說,構築一項事業,既需要有形資產,也需要無形資產。而這種無形資產,財富英雄總將其歸結為他們的人際關係網絡,“關係就是生產力”,尤其在中國,關係意味著資源。IT行業曾經瘋狂追捧的一個概念,CRM,客戶關係管理,就是教我們如何描述、沉澱和開發商業關係而用的。關係要防止寄托在某一個人身上,要防止流失到競爭對手手中,關係要為企業增值,帶來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