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得意不可忘形(1 / 1)

苦心中,常得悅心之趣;得意時,便生失意之悲。

人們在苦心追求時,因為感受到追求成功的喜悅而覺得樂趣無窮;人們在得意時,因為麵臨著頂峰過後的低穀,往往潛藏著失意的悲袁。

夏天時就儲備過冬的物資是明智之舉,而且這時做準備也更容易一些。鴻運相伴時,獲得他人恩惠的代價較小,而且遍地都是你的朋友。未雨綢繆總沒錯:身陷逆境時一切都會變得價格不菲而一切又都會缺乏。保持一群朋友和對你感恩戴德的人,有一天你會發現,現在看上去不重要的人其實很有價值。卑鄙小入在走運時沒有朋友,因為他拒不承認別人是朋友;等這種人倒了黴,話就得反過來說了。

人間的悲苦是無情的,用這種心境來正視人生,那耳目所觸盡是悲苦,結果就使人產生悲觀思想,甚至造成厭世自殺的悲劇。這種葬送自己寶貴生命的人生觀,不論對人對己都毫無意義,最好是能使脆弱的人性回歸自然,也就是使自己的本然之性返璞歸真。

人生本來是多災多能的,但是我們必須征服這種苦難,絕對不可以抱著失敗主義思想。例如我們以悲觀情懷來看月亮,就覺得月亮也會帶著幾分憂愁,這豈不是變成了“淚眼觀月”。不過悲往往是從樂中而來,而衰往往是由盛中而生,這就是所謂“樂極生悲”,“盛極則衰”,因此才有“苦是樂的種子,樂是苦的根苗”等等說法。可見一個人如果不及時徹底鏟除苦惱的根苗,那得意之時一過,失意的悲哀就會立刻接踵而來。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夠既有所為又有所成。但事成與否,往往受到諸多確定或不確定因素的影響。正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所以,人要以一顆從容的心去麵對人生路上的種種風雲變幻。

說白了,從容就是一份穩定、平和的心態。有了這份心態,人生對周圍事物的態度也就較為理性了。既不會盲目樂觀,妄自尊大,也不會妄自菲薄,整日對影自憐。

可惜的是,說這話的人太多,真正做到的人太少。

昔日的楚霸王項羽一時興起火燒阿房宮,冒天下之大不韙,最終倒在了他不願跨越的江邊;自以為熟諳天下兵書的趙括在幾萬兵馬被秦軍活埋時,自己的那顆曾經不可一世的頭顱也成了墓坑前的祭奠品。

人,尤其是充滿理性的人,都應該控製住自己的所作所為所想,不能希圖一下子追求到太多。得意淡然,失意夷然。範仲淹老先生說得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短短的八個字中包含了超然於物外的十分灑脫,十一分大氣和十二分從容,也超越了人本身。

閑暇時,不妨讀一讀王小波的書,感受一下看來很是土氣的文字中所蘊藏的通脫的平民氣質,或與好友相約一同焚香撫琴,吟詩唱詞;亦可去聽春日的風如何撥弄綠水的琴弦,看簷角的雨滴如何撩起雲的思緒。正如徐誌摩先生所說,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