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俄國作家說過:“在人的一生中,失去比獲得更為必要,種子消失之後,才能發芽。”隻有從來沒有的東西,才永遠不會失去;一旦有了得,必定會有失,人的一生仿佛就是得失的輪回。在這個得失世界,即使用心認真,百得也會有一失;但是認真用心,百失之後也會有一得。
人的成長,不在有無得失,而在於學習如何有得有失。聰明的人從不擔心失去什麼,而會思考應該得到什麼;愚笨的人,則隻惶惶於失去一丁點東西,而不曾思考真正要的是什麼。16世紀法國一位大思想家有這樣一句慧黠的話:“什麼都來一點的人什麼都得不到。”
失落身外之物,而不致失去自我的人,肯定會獲得更多的機會;然而不曾失落任何東西的人,卻會因為找不到自我,而終至失去一切。一時失敗並不可怕,失去自我才值得擔憂;有時候不曾有過掙紮的考驗,付出的代價更大。
人類生而獲得,卻無處不失落。唯有得所該得,失所該失;因得而失,由失而得,才能真正掌握取舍之鑰。才能真正做到“緣”遠流長。
或許,人的成長就是一個不斷舍棄的過程。一生中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但最終還是要離開。無奈也好,遺憾也好,隻是一場緣。路漫漫,在自己腳下,還得靠自己闖。
“有時候這樣想過。不必遠離世俗,做作地做一名隱士,桃花源在自己的心中就行。或許有人會說這隻是短淺的觀點,工業化城市注定缺少人類真誠友善的情感,摻雜了複雜的人際關係,更多虛情,隱藏著晦暗。但城市的魅力在於它向人類展示著未來,新鮮事物的敏感地帶,感召著人類探索新的科學領域的進取精神。“忍”字心頭一把刀,可見做起來確實困難。但是,小事上用不著太斤斤計較,可常常學習王蒙的處世哲學,一天隻花三秒鍾時間處理人際關係,仿佛歸於那琉璃湖畔,內心總會有一種永久的寧靜。
亦或是春風拂麵,如同人的溫情,“吹麵不寒楊柳風”。時時叮囑自己,懷著感恩去看這個世界,看到的人類內心芬芳,總讓人感動良久。
遠離世俗,超然才得大自在。聆聽三毛唱道:“遠方有多遠?請你告訴我!”心心相念,邊想邊走,走走停停,總會被那些夢幻般的景色所震懾,隻說明遠方的悠久魅力,變成一種聲音縈繞人心頭很久,遠方在呼喚我!“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不要說奇怪。“苦澀後的回味,焦灼後的會心,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
不係之舟,跋山涉水,尋找著一種奇怪卻依然壯麗的感覺意象。水,它渾然天成,是自然的結晶,更是孕育出的一種博大深邃、一份長久的滋潤,不摻任何雜質。它,雖然默默無語,但它的所為、它的精神,感化著我們,一切盡在不言之中。它,也是我們眾多導師中的一個。麵對著時空畫麵的切換,清澈見底的水無聲地流動著,內心因為博大而感到虛懷若穀。一切的激情因為浩瀚的心靈海洋而歸於平靜;一切的真善美在這裏展露無疑;秋天成熟的果實在流水中激蕩得潺潺有聲。在這一瞬,時間、人、自然交融在一起,定格成一幅永久性畫麵。越是自然的無言景象,越賦哲理語言,讓人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