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5章 要快樂充實(2 / 2)

把世界上一切複雜的紛擾都能化“繁”為“簡”。讓我們“吃”的簡單、“住”的簡單、“穿”的簡單;把自我的“小”愛,化為人類的“大”愛,“愛一切需要幫助的人”;隻給予不索取,成為一個輕鬆愉快不欠任何“債”的人。儒家講究中庸之道,是安身立命,不受傷害的圓滑處世之道。當然,庸德庸行是指與人打交道的時候為保全其身的策略,並不是說要人們不思進取,人類的發展還是要靠人們本身的不斷追求、探索才能進步的。

人類是在探求未知中向前發展的,所謂學問需要求疑,科技需要假設,社會的發展需要人們敢於創見。現在世界各國競相發展科技,莫不以繁榮經濟為基礎,求新求變求奇,“異行奇能”就是發明新科技的原動力。現代科技的發展是日新月異的,許多奇異設想不斷變成現實,盡管現代文明中有許多意想不到的問題難以解決,但再回到農業社會時代“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那種原始的和平安定幸福中去,滿足人們一種理想的憧憬與美化中的回憶是不可能的。

隻是在現實生活中,那種無謂的奇談怪論,陰謀怪習是不足取的,惹人討厭的,不如保持一種常人的心態,安然地生活。在當下的平常生活中用心去感知並體味快樂,實在是我們人生中沉於下而超乎上的極佳境界。

“智慧應用一”

一個朋友講述了這麼一個故事:

曾見識過這麼一位人力三輪車師傅,50多歲,看得出他年輕時相貌堂堂,如果去唱歌,應該屬偶像級的。問他為什麼願幹這樣的活兒,他笑著從車上跳下,並誇張地走了幾步給我看,哦,原來是跛足,左腿長,右腿短,天生的。

我有點不忍。可他卻很坦然,仍是笑著說,為了能不走路,踩三輪車便是最好的偽裝,這也算是“英雄有用武之地”。不時,他還轉過頭“告慰”我:“我老婆很漂亮,兒子也很帥!”坐他的車,如沐春風。他說,自己沒什麼文化,有好體力,踩三輪車,很環保,也可養家糊口,一天可掙上百元,他有“人生三願”,即吃得下飯,睡得著覺,笑得出來。

就因為這“三願”,我多付了他一倍車錢,他非常高興。他是真的快樂。這讓我想起另一位跛女子,她喜歡跳舞,因為微跛,一些弧步反而跳得更美麗、流暢,所以她成了舞廳皇後,她總結說:“我利用了我的不足!”而另一位女子喜歡自助旅行,一路上拍了許多照片,並積極出版發行。記者在采訪她時,她很認真地說:“因為我長得醜,所以很有安全感,如果換成楊玉瑩或張柏芝等美女一個人自助旅行,那就很危險了,我得感謝我的醜!”

英國有位作家兼廣播主持人,他叫湯姆·撒克,事業、愛情皆得意,但他隻有1.3米,他不自卑,別人隻學會“走”,他學會了“跳”,所以,他成功了,他有句豪言壯語“我能夠得到任何想要的東西。”

有一位著名作家總是這樣對自己說:“如果沒出生在世,我就無法聽到踩在腳底的雪發出的吱吱聲,無法聞到木材燃燒的香味,也無法看到人們眼中愛的光芒,更不可能享受到因為自己的奮鬥而帶來的成功的快樂……能活在世間,是一件多麼幸運的事啊!我為什麼不盡情地享受生活中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