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進學解韓愈(2 / 3)

成事要從點滴做起

上天就是這樣捉弄人,你越希望即刻如願,越難以即刻如願。成功,不是直線,而是曲線。成功,是一個緩慢的積累過程,緩慢的學習過程。攀登高峰,需要從腳下第一步開始,沒有一下子就能取得成功的。

孔明放了孟獲一幹人等,楊鋒父子皆封官爵,重賞洞兵。楊鋒等拜謝而去。孟獲等連夜奔回銀坑洞。該洞外有三江:瀘水、甘南水、西城水。三路水會合,故為三江。其洞北方圓百裏皆為平原,物產豐饒。洞西二百裏,有鹽井。西南二百裏,直抵瀘水、甘南水。

正南三百裏,是梁都洞,洞中有山,環抱其洞;山上出銀礦,故名為銀坑山。山中置宮殿樓台,是蠻王的巢穴。其中建一祖廟,名道“家鬼”。

四時殺牛宰馬享祭,名為“卜鬼”。每年常以蜀人並外鄉之人祭之。若人患病,不肯服藥,隻禱師巫,名為“藥鬼”。其處無刑法,但犯罪即斬。有女長成,卻於溪中沐浴,男女自相混淆,任其自配,父母不禁,名為“學藝”。

年歲雨水均調,則種稻穀;倘若不熟,殺蛇為羹,煮象為飯。每月初一、十五兩日,皆在三江城中買賣,交易貨物。

卻說孟獲在洞中,聚集宗黨千餘人,說道:“我屢次受辱於蜀兵,立誓想報仇,你們有何高見?”一人說道:“我推薦一個人可破諸葛亮。”

大家一看,是孟獲妻弟,現為八番部長,名道帶來洞主。孟獲大喜,急問何人。

帶來洞主道:“此去西南八納洞,洞主木鹿大王,深通法術:出則騎象,能呼風喚雨,常有虎豹豺狼、毒蛇惡蠍跟隨。手下更有三萬神兵,甚是英勇。大王可修書具禮,我親自去求他。這個人如果答應,還用得著怕蜀兵嗎?”孟獲令國舅持書而去。令朵思大王守把三江城,作為前麵屏障。

卻說孔明提兵直至三江城,遙望見此城三麵傍江,一麵是陸地。便派魏延、趙雲同領一軍,於旱路攻城。軍到城下時,城上弓弩齊發,原來洞中之人,多習弓弩,一弩齊發十矢,箭頭上皆用毒藥。但有中箭者,皮肉皆爛,見五髒而死。

趙雲、魏延不能取勝,回見孔明,言藥箭之事。孔明自乘小車,到軍前看了虛實,回到寨中,令軍退數裏下寨。蠻兵望見蜀兵遠退,皆大笑作賀,隻疑蜀兵懼怕而退,因此夜間安心穩睡,不去哨探。

卻說孔明令軍退後,即閉寨不出。一連五日,並無號令。黃昏時分,忽起微風。孔明傳令道:“每軍要衣襟一幅,限一更時查驗,無者立斬。”

諸將皆不知其意,眾軍依令預備。初更時分,又傳令道:“每軍衣襟一幅,包土一包,無者立斬。”眾軍亦不知其意,隻得依令預備。孔明又傳令道:“諸軍包土,俱在三江城下交割。先到者有賞。”

眾軍聞令,皆包淨土,飛奔城下。孔明令積土為蹬道,先上城者為頭功。於是蜀兵十餘萬,並降兵萬餘,將所包之土,一齊棄於城下。一霎時,積土成山,接連城上。

一聲暗號,蜀兵皆上城。蠻兵急放弩時,大半早被執下,餘者棄城而走。朵思大王死於亂軍之中,蜀將督軍分路剿殺,孔明取了三江城,所得珍寶,皆賞三軍。

敗殘蠻兵逃回見孟獲說:“朵思大王身死,失了三江城。”孟獲大驚。這時人報蜀兵已渡江,現在本洞前下寨。孟獲驚慌失措。

此戰孔明是積少成多之謀,雖為戰術,但更是做人做事之不變真理。《管子·形勢解》中有語:“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山辭土石,故能成其高。”《老子·道德經》也雲:“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裏之行,始於足下。”從小處著眼,從點滴積累,終彙成汪洋大海,築成巍峨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