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個科學而理性的定義,“單麵人”是指從複雜而多麵的人性特征中,抽取其中一個麵,作為其亮相於世的特征。單麵人是以某人的其中一個性格、職業、學識特征為核心而建立起來的一整套價值係統,使其從人群裏脫穎而出,令人難忘,並受到歡迎。
當你走在街上,突然有人問你:邁克爾·傑克遜是什麼人?你眼中,立即閃現與大多數人同樣的形象:一個能歌善舞,皮膚漂白,嗓音尖利的人。
當你在公司,你的老板把你叫到辦公室,問你對於張三怎麼看?你可能會不知所措,因為,張三雖然每天在你麵前晃來晃去,卻個性不明,除了一張臉之外其他形象很是模糊。
看,近在咫尺的張三,不如遠在天邊的邁克爾·傑克遜。
單麵人可以主動打造,也可以被動形成。比如,你本身就是某個性格特征突出,經過別人的渲染,你就以那個性格特征混在職場。這就是被動形成的單麵人。但通常情況下,我們應該主動地打造單麵人形象,以便適應這個變化萬端的世界。
總結上麵的觀點,所謂的單麵人,不是要你否定其他的麵,隻留一個麵,而是要你展現一個麵,隱去其他的麵。也就是說,單麵人是針對你的受眾——你的客戶、你的老板、你的同事等等來說的,是從受眾的角度來說的。
你仍然是你,但在受眾眼中,你卻是那個特定的“你”,那個你想展現給他們看的你。
從受眾的角度,我們可以再得出一個明確的結論:單麵人,就是削尖你的信息。
美國營銷學會曾經評選有史以來對美國營銷界影響最大的觀念,評選的結果,不是勞斯·瑞夫斯的USP、大衛·奧格威的品牌形象,也不是菲利浦·科特勒的營銷管理及消費者“讓渡”價值理論,也不是邁克爾·波特的競爭價值鏈理論,而是艾·裏斯與傑克·特勞特提出的“定位”理論。
在全麵闡釋定位理論的《定位》一書中,艾·裏斯與傑克·特勞特指出:
“在我們這個傳播過度的社會裏,最後的辦法是傳送極其簡單的信息。傳播和建築一樣,越簡潔越好。你必須把你的信息削尖了,好讓它鑽進人們的頭腦,你必須清除歧義,簡化信息,如果想延長它給人留下印象,還得再簡化。
“在我們這個傳播過度的社會裏麵有一個悖論,那就是什麼東西也沒有傳播信息重要。有了信息,什麼事都有可能做到,沒有信息,什麼事也不可能做成。無論你有多大的天分和雄心壯誌,都無濟於事。
“所謂運氣,通常是從成功和信息交流中產生的。”
在強調了信息傳遞的重要性之後,他們指出了“第一”的重要性:
“進入人們大腦的捷徑,爭當第一,你不妨問自己幾個簡單的問題,看看這個原則是否有效。
“第一個獨自飛越北大西洋的人叫什麼名字?查爾期·林德伯格(Charles Lindberg),對吧?那麼,第二個獨自飛越北大西洋的人叫什麼呢?不那麼好回答了吧?
“第一個在月亮上行走的人叫什麼名字?當然是尼爾·阿姆斯特朗(Nell Armstrong)了。第二個做這壯舉的人姓甚名誰?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叫什麼?喜馬拉雅山的珠穆朗瑪峰,對吧?世界第二高峰叫什麼?
“你第一次愛上的人叫什麼?那麼第二個呢?
“第一人、第一峰、第一個占據人們大腦的公司名稱很難從記憶裏抹掉。
“照相業的柯達(Kodak)、計算機業的IBM、普通紙複印機業施樂(Xerox)、租車業的赫茨(Hertz)、可樂業的可口可樂、電氣業的通用電氣公司(GE),都在此列。”
—3—
沒有錯,為了“在人們頭腦裏留下不可磨滅的訊息”,你要做的,就是第一。如果你隻是第二,那麼,就完蛋。沒有第二,隻有第一。
可是,問題的關鍵是,不是人人都能成為第一的。第一是沒有那麼容易的。所以,你隻有牢記一個法則:單麵人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