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單麵人法則:成功的黃金法則 (4)(1 / 3)

但事實上,成功的馬雲和以前為成功拚命的馬雲,是同一個人,那個長相奇特、個子瘦小、聲音尖利、勢單力薄、特立獨行的人。

自始至終,他就是這麼一個人。而且,這個與眾不同的形象,恰恰也正是他成功的法寶。

從小他就與眾不同。所有的學生都希望自己有個好成績,考上好的中學大學,他偏偏不是這樣,他從不追求好成績,也不追求好學校。

所有的孩子都希望自己是聰明人,都聲稱自己是好孩子,他偏認定自己是笨蛋是壞蛋,一點也不以此為恥。他說:“我就是個笨蛋,是個壞蛋。”他告訴別人說:我從小就是一個頭腦簡單的人,不愛學習,就愛打架,打了無數次的架,沒有一次為自己,全是為了朋友。不過,他承認:“義氣,最講義氣。”他打架縫過13針,挨過處分,還被迫轉學。

他還說:“我大愚若智,其實很笨,腦子這麼小,隻能一個一個想問題,你連提三個問題,我就消化不了。”事實就是這樣,從小他的功課就很差勁,數學竟然考過1分,讓天下人吃驚。雖然他的英語還算過得去,但仍然成不了一個好學生。他學英語的原因,他自己是這麼說的:“爸爸罵我,我就用英語還口,他聽不懂,挺過癮,就學上了,越學越帶勁。”

所以,以一個壞孩子和笨孩子的形象,馬雲從小到大就是打架、搗蛋,而且一路讀的都是社會上認為是最差勁的學校,從小學到初中到高中,沒有一所好一點的。有意思的是,他初中考高中都沒有考上,後來又考了一次,才勉強過關,但數學還是隻有31分。高中考大學就不用說了,高考數學是21分,不用說,落榜了。落榜後,他成了三輪車夫,拉人掙錢。再後來,他幾次三番地參加高考,總算勉強上了一所三流大學的專科線,又意外地進入本科班就讀。

大學畢業以後,馬雲幸運地得到一份在某高校教英語的工作。這種工作,屬於十分吃香的“公家飯”工作,但他熬不住,和朋友一起做起了翻譯社。開張後第一個月收入700元,而他們的房租卻要2000元,不用說還要吃飯。這時,馬雲靈機一動,獨自背起一個大麻袋去了義烏,開始了倒賣小禮品、鮮花、圖書、服裝、手電筒的活兒。

這事總算讓馬雲掙到了錢,翻譯社的活也讓他的英語更加精進,這兩者相加,竟然讓他成了他那個學校裏最受歡迎的英語老師,而且還被評為杭州十大傑出青年教師,校長還錦上添花地要任命他為學校外聯辦主任。

“成功,太成功了,差點可能做公務員了。”羨慕他的同事們這麼說。然而,就在這個當口,馬雲辭職了,讓所有同事大跌眼鏡。

他放棄那個讓現在的80後90後向往不已的事業單位職位,辭職去做什麼呢?

辭職前那個晚上,馬雲把一大幫教書時結識的做外貿的朋友叫到杭州的家裏,向他們大談一個新名詞:互聯網。

原來這時的他,已經去過美國,已經在美國體驗到了互聯網的神奇。

“互聯網?Internet?”所有的人都被這個新名詞弄得莫名其妙,馬雲解釋他不久前在美國體驗到的Internet。他滔滔不絕地講了兩個小時,得到的反饋是:“你要創業,不如開酒吧,開飯店,辦夜校,這些都行。做什麼互聯網,這不行。”

但馬雲不聽他們的,第二天一早,他就向學校辭了職,向親戚借了錢,再叫上以前學校裏教計算機的教師何一兵,開始組建中國第一家互聯網商業公司,比中國電信通互聯網還早4個月。

之後,馬雲通過中國黃頁的上線,做起國際貿易來。具體做法是,把他的做外貿的朋友的企業信息放上互聯網,然後收取信息服務費。由於那時互聯網上的中國網站非常罕見,結果中國黃頁產生了非常好的效果,有了一定的影響。這給了馬雲進軍北京的動力。

不久,他在北京外經貿部做黃頁。可是,麵對這個相對大得多的發展平台,他再一次露出了特立獨行的真麵目。他再次放棄北京的機會,帶著他的手下,回師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