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奇人: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 (2)(3 / 3)

盛田昭夫大喜,急著要報價,一張嘴卻呆住了,他根本報不出來,隻好說:“給我一天時間考慮。”

回到旅館,盛田昭夫開始思考,他想:“事情沒有這麼簡單!一般說來,訂單數額越大當然就越有錢可賺,所以價格就要依次下降。可是眼前索尼公司的月生產能力隻有1000台,接受10萬台的訂單靠現有的老設備來完成,幾乎是不可能的。這樣一來,公司就得新建廠房、擴充設備、雇用和培訓更多的工人,這意味著要進行大量投資,也是一筆危險的賭注。因為萬一來年得不到同樣數額的訂貨,引進的設備就會閑置,還要解雇大量人員,將會使公司陷入困境,甚至可能破產……”

這個問題,讓盛田昭夫苦思了一夜。不愧是世界商業史上的著名奇才,他在經過一夜反複設想及測算以後,在窮盡想接受這筆訂貨導致的價格和訂貨量關係以後,終於想出一條奇計。

這條奇計,將成為商業史上的“奇人之計”,亦為他的“奇人”形象添上重重一筆。

當時,他拿著一支鉛筆在紙上畫來畫去、算上算下,突然靈感勃發,他猛力地在紙下畫下了一條“U”字形曲線。

他望著這個大大的“U”字想:“如果以5000台的訂貨量作為起點,那麼1萬台將在曲線最低點,此時價格隨著曲線的下滑而降低,過最低點,就是超過一萬台,價格將順著曲線的上升而回升。5萬台的單價超過5000台的單價,10萬台差價當然更大得多。”

按照這個規律,他立即又在紙上畫起來,很快擬出了一份報價單。

第二天一大早,盛田昭夫就西裝革履地敲開那家經銷公司的門,將報價單交給了那位經銷商,笑著說:“我們公司與眾不同,我們的價格先是隨訂數而降低,然後它又隨訂數而上漲。就是說給你們的優惠折扣,1萬台內,訂數越高折扣越大;超過1萬台,折扣將隨著數量的增加而越來越少。”

經銷商聽到盛田昭夫這樣奇怪的說法,覺得莫名其妙,他看著手中的報價單,感到被這日本人玩弄了,他不屑地說:“盛田昭夫先生,我做了快三十年的經銷商,從沒有見過像你這樣的人,我買的數量越大價格越高,這太不合理了。”

盛田昭夫極其耐心地向他說明為什麼這麼製定報價單,搞了半天總算把經銷商說服了。他們很快簽署了一份1萬台收音機的訂購合同。

正是這一萬台收音機的訂購合同,使索尼走出了困境,逐漸步入輝煌。

之後,在50多年時間裏,索尼獲得蓬勃發展。1946年,盛田昭夫“以奇製勝”之前,索尼公司的資金隻有19萬日元,是一個小型企業,經過30年時間,到1970年代,它的銷售額超過了6000億元,成為日本的代表性企業,稱之為“索尼的神話”。

這期間,索尼公司在日本國內建立了許多合辦的企業和分公司,形成了一個稱之為卡特爾式的企業大軍。它的事業範圍不僅包括電子工業領域,還發展到化妝品以及生命保險等許多領域。索尼公司是戰後日本經濟高速增長和走向國際化的象征,是推進國際化方麵走在最前列的企業。

索尼公司現有11.3萬名員工,1990年的營業額達256億美元,有3/4的產品出口國外,銷往世界近200個國家和地區,它擁有的技術專利權分布在全球的178個國家和地區。現在,包括出口和海外生產在內,約70%麵向海外,已在全球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分、子公司和工廠,數以億計的索尼用戶遍布世界各地。

索尼的發展軌跡,是一個典型的“奇人公司”的發展軌跡。“奇人”盛田昭夫是一個世界性的商業奇才。他的“奇人”表現,除了1956年使索尼起步的那一次,一直貫穿於索尼公司發展壯大的全過程,使得索尼公司始終是以新製勝創造市場。

索尼公司剛剛成立時叫做“東京通信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後來為了便於大眾認識,讀起來響亮好記,改為“索尼”公司。這一名字已顯出奇特之處。之後,它一直是在主動地創造市場,一直領導著新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