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三國演義》中的故事。
公元208年,曹操占領了荊州,起用荊州降將蔡瑁、張允操練水軍,積極準備滅吳。由於曹軍士兵大都是北方人,不習水戰,隻有張、蔡二人久居荊州深知水戰奧妙,所以,這兩個人成為東吳的心腹之患。
當時,在東吳主持軍事的是周瑜。此人足智多謀,而且精通兵法,曹操也看到,周瑜是他滅吳的一大障礙。恰巧,曹操軍中有個名叫蔣幹的人,對曹操說:“卑職與周瑜有一些舊交,請求到東吳去說降周瑜。”曹操大喜,命令蔣幹立即啟程去吳。
蔣幹風塵仆仆地到了江東,幾經轉折來到周瑜營門前。周瑜當時正與眾將商議破曹之事,士兵過來報告說:“有人自稱蔣幹,在營門前求見都督。”
周瑜一笑,對大家說:“說客至矣。”命人帶蔣幹來見。
一見麵,周瑜劈頭就對蔣幹說:“子翼(蔣幹的字)不辭辛苦遠道而來,是為曹操做說客的吧。”一句話,竟問得蔣幹無言以對,支吾了好久才說:“我們老朋友相逢,怎麼能說到這些呢?我請求告辭了。”
周瑜忙笑著說:“我不像師曠那樣聰明,聽到弦歌就能知道雅意。既然不是為曹操做說客而來,何必要馬上告辭呢?”於是,召集將士舉行宴會。
席間,蔣幹幾次想提起勸周瑜投降的話頭,但一見周瑜態度嚴正,又先封了口,也就不敢說出來。不一會兒,周瑜拉著蔣幹的手說:“大丈夫生於世上,遇到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義,內結骨肉之恩,言必聽,計必從,禍福與共,即使是蘇秦、張儀、陸賈、酈生那樣的人再生,口若懸河,舌如利劍,怎麼能動我心呢?”
說罷,周瑜拔出劍來唱道:“丈夫處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將醉,吾將醉兮發狂吟。”唱完之後,又痛飲起來,直到酩酊大醉。
晚上,蔣幹與周瑜同榻而寢,翻來覆去睡不著。他想:我今天是來勸降的,可是勸降不成,回去如何向曹公交待呢?
他坐起身來,借著燈光環顧四周,發現案頭放著一封信。拿起來一看,是張允、蔡瑁與周瑜聯係投降的信。回頭看時,周瑜這時睡得正香。蔣幹連忙把信揣起來連夜跑回荊州,把信送給曹操。曹操一見張允、蔡瑁竟然準備降吳,一怒之下,斬了二人,隨後,曹操醒悟過來,大悲:“我中了周郎的計了。”
原來周瑜正苦於蔡瑁、張允這兩個心腹之患,今見蔣幹前來說降,於是采用離間計,故意假造一信,表明張允、蔡瑁二人欲降吳,讓蔣幹有機會得到它,並告知曹操。曹操盛怒,果然中了離間計,斬殺二人,使其喪失兩名懂得水戰的將領。不久,終於在赤壁之戰中被孫劉聯軍用火攻的辦法打得慘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