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不要患得患失(2 / 2)

有位朋友這樣看待得失。他說得失就像人體內的血,缺少了就會貧血、眩暈乃至危及生命,而太多了反而會引發血稠、血脂升高,同樣會危及生命。

由此可見,保持一份平常心,才是麵臨得失的處事之道。別人得再多也是別人的,與我絲毫不相幹;別人失再多也是別人的,我能幫則幫,幫不上也沒必要長籲短歎。同樣,我得再多也是憑能力得到的,付出自有回報,也不必因此而沾沾自喜;我失再多也隻能從自身上找原因,客觀情形本來就是千變萬化,須怨不得別人。這樣看來,問題豈不簡單得多了?

心理學所說的“自我協調和自在”法,基本功夫就在於“看懂自己”。正確看待得失,不遇事緊張,不為小事計較,不莫名其妙生氣哀傷,不悲天憫人,主動適應變化。

患得患失就是一味地擔心得失,斤斤計較個人的得失。患得患失是人生的精神枷鎖,是附在人身上的陰影,是浮躁的一個重要表現形式。

從前有一位神射手,名叫後羿。他練就了一身百步穿楊的好本領,立射、跪射、騎射樣樣精通,而且箭箭都射中靶心,幾乎從來沒有失過手。人們爭相傳頌他高超的射技,對他非常敬佩。

夏王也從左右的嘴裏聽說了這位神射手的本領,也目睹過後羿的表演,十分欣賞他的功夫。有一天,夏王想把後羿召入宮中來,單獨給他一個人演習一番,好盡情領略他那爐火純青的射技。

於是,夏王命人把後羿找來,帶他到禦花園裏找了個開闊地帶,叫人拿來了一塊一尺見方、靶心直徑大約一寸的獸皮箭靶,用手指著說:“今天請先生來,是想請你展示一下您精湛的本領,這個箭靶就是你的目標。為了使這次表演不至於因為沒有彩頭而沉悶乏味,我來給你定個賞罰規則:如果射中了的話,我就賞賜給你黃金萬兩;如果射不中,那就要削減你一千戶的封地。現在請先生開始吧?”

後羿聽了夏王的話,一言不發,麵色變得凝重起來。他慢慢走到離箭靶一百步的地方,腳步顯得相當沉重。然後,後羿取出一支箭搭上弓弦,擺好姿勢拉開弓開始瞄準。

想到自己這一箭出去可能發生的結果,一向鎮定的後羿呼吸變得急促起來,拉弓的手也微微發抖,瞄了幾次都沒有把箭射出去。後羿終於下定決心鬆開了弦,箭應聲而出,“啪”地一聲釘在離靶心足有幾寸遠的地方。後羿臉色一下子白了,他再次彎弓搭箭,精神卻更加不集中了,射出的箭也偏得更加離譜。

後羿收拾弓箭,勉強賠笑向夏王告辭,悻悻地離開了王宮。夏王在失望的同時掩飾不住心頭的疑惑,就問手下道:“這個神箭手後羿平時射起箭來百發百中,為什麼今天跟他定下了賞罰規則,他就大失水準了呢?”

手下解釋說:“後羿平日射箭,不過是一般練習,在一顆平常心之下,水平自然可以正常發揮。可是今天他射出的成績直接關係到他的切身利益,叫他怎能靜下心來充分施展技術呢?看來一個人隻有真正把賞罰置之度外,才能成為當之無愧的神箭手啊!”

生活中往往有這樣一些人,做什麼事情之前都要反複考慮,做完之後又放心不下,對方方麵麵都考慮得盡量周到,如有不妥,就很擔心把事情辦砸並擔心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並且極其注重個人的得失,他們被籠罩在患得患失的陰影之中,心房被得失紛擾得沒有一分安寧。這些人整天神經兮兮,心中布滿疑慮、惴惴不安,生活中當然不會有輕鬆與愉快。

得而不喜,失而不憂,在大得大失麵前,若始終保持一份淡然的心境,那麼這一生必定活得更從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