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
——《莊子·齊物論》
真正的大道,不必言說大家也都能領會,善於爭辯就是沉默,最具仁愛的人不會有所偏愛,最廉潔的人是不講謙讓的,真正勇敢的人從來不傷他人。
《莊子·齊物論》中說:“聖人懷之,眾人辯之以相示也。故曰:辯也者,有不見也。”意思是說,聖人把事物都囊括於胸、容藏於己,而一般人則爭辯不休誇耀於外,所以說,大凡爭辯,總因為有自己所看不見的一麵。
所以,莊子認為,大聲說話的人未必就有理,用激烈的言辭來傷害對方未必能說服別人,真正的高手是在少說中給人震撼。話不在多而在於精,在於說的技巧。
人們都喜歡連綿起伏的山脈,喜歡蘇州園林中美妙的景色,因為它們都通過含蓄和隱晦的形式傳達出事物的價值,而不是直白的流露。說話辦事,過於直白會讓對方感覺到突兀,強化彼此的利害衝突,出現關係緊張的局麵,難以收場。善於隱晦表達,則會舉重若輕,讓彼此心照不宣地達成妥協。
宋太祖趙匡胤即位以後,手握重兵的兩個節度使起兵反對朝廷,後來經過艱苦的鬥爭才平定下來。這件事給宋太祖很大警示,他找到宰相趙普商量對策,決定削弱地方的兵權。過了幾天,宋太祖在宮裏舉行宴會,石守信、王審琦等幾位老將都來了。酒過三巡,大家開始無話不談。宋太祖說:“沒有大家的幫助,我不會有今天的地位。但是你們可能想像不到,做皇帝也有許多苦衷啊,有時候還不如你們自在。說實話,我好久沒有睡過安穩覺了。”
大家聽了知道裏麵隱含著內情,就問其中的緣由。宋太祖仍舊不露聲色:“人們都說高處不勝寒,我站在很高的位置上已經感覺到寒意了。”石守信等人知道宋太祖擔心有人篡奪他的皇位,非常惶恐,於是站起來跪倒在地上:“現在天下已經安定了,沒有人對陛下三心二意啊!”
宋太祖搖搖頭說:“你們和我南征北戰,我自然信得過。但是如果你們的部下為了攫取高位,把黃袍披在你們身上,會出現什麼情況呢?”石守信等人聽到這裏意識到大禍臨頭,連忙求饒:“我們愚蠢,沒有過多考慮,請陛下給指條明路吧。”接著,宋太祖讓他們做地方官,添置足夠的房產安度晚年,最終解除了他們的兵權。
宋太祖沒有采取軍事行動解除將帥手中的權力,而是在酒宴上與大家溝通,通過隱晦的方式表達出自己的意圖,使大家知難而退,達到了預期的目的。這就是隱晦表達、難得糊塗的處世技巧。
學會隱晦表達,能使我們給對方留有回旋的餘地,在人際交往中實現良好互動,有利於把事情辦好。一些人說話做事過於直白,不僅態度粗暴,還容易把人逼進死胡同,怎麼能搞好關係呢?
盡管古人一再提醒我們說:“逢人隻說七分話,不可全交一片心。”但喜歡“直言直語”的人也不少。“直言直語”是性格中一種很可愛、很值得大家珍惜的特質,也惟有這種“直言直語”的人,才能讓是非得以分明,讓正義邪惡得以分明,讓美和醜得以分明,讓人的優缺點得以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