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部尚書府位於南都的西南,是一座占地廣闊建築風格雄渾厚重的府邸。打前朝算起,這裏曾是七八位兵部尚書的府邸,每次新舊更替之時,這裏皆會修繕一新,相應地,華麗也會更上一層。如今,居住在此地的兵部尚書姓嚴,名成信,是前幾年才被破格提拔上來的,是一位學識淵博善於權謀的官場老油條。
此時已到掌燈時分,尚書府大門前早就點上了一排燈籠,人打跟前過,亮得直晃人的眼。可那看門人卻還嫌不夠亮似的,尤自提著燈籠在門前走來走去,看樣子甚是焦急。
正在焦灼間,忽聞得馬蹄聲響,不大會兒功夫,三匹快馬便出現在人們的視線裏。門前頓時一陣喧嘩,早有跑得快的飛奔過去,恭恭敬敬地牽了為首那匹馬的僵繩,嘴裏埋怨道:“我的三公子哎,怎麼這麼晚才回來,老爺早就回來了,尋了您好幾次,您要再不回來,我們哥兒幾個的小命就保不住嘍……”
旁邊一個年長的忙喝住那人道:“羅嗦什麼,還不趕緊扶公子下馬!——喲,這是什麼人呢,又髒又臭的,居然敢和三公子騎一匹馬?”
沒錯,這幾人口中的“三公子”即是方才搭救小乞丐的青年公子,他是嚴成信的第三子,也是他最鍾愛最器重的兒子——嚴子霆。
其實,嚴成信本有四個兒子,嫡長子嚴子豐曾是博讀詩書,斯文俊秀的少年,可卻是個短命的,隻活到十八歲便歿了;次子嚴子容乃庶出,模樣倒也不差,身體也康健得很,可惜是個不著調的,每日隻知鬥雞走狗不學無術,把個嚴成信氣得七竅冒煙,恨不得天天棍棒相加,可這位卻是個狗改不了吃屎的主兒,傷疤一好立即恢複原形,嚴成信索性就摞開手不管了,隻一心一意培養第三子。
第三子嚴子霆,嫡出,剛滿十八。他充分彌補了前兩位的缺憾,不但模樣俊朗身材挺拔,而且文武雙全。相傳他六歲便會吟詩作對,十五歲就中了舉人,按理說應是塊成大器的料,可命運偏偏跟嚴成信開了一個大玩笑,這位三公子因打小就是文武雙修,所以中了舉人後突然收了讀書的性子把習武當成了要事,大有棄文從武的勢頭。嚴成信為此暴跳如雷,問他緣由時,他隻道厭棄了讀書,隻想學好一身武藝,將來保家衛國。
聽起來,嚴子霆的理由倒也合理充分,可作為父親,嚴成信還是十分地不願他舞刀弄槍打打殺殺的,畢竟兩軍交戰,刀槍無眼,弄不好小命就嗚呼了,他實在不想讓自己的兒子冒此風險,可是嚴子霆卻執念甚重,嚴成信百般勸解無效,隻得嚴令禁止他私自出門,更不許打獵,否則家法處置。同時,他也派出周夫人日日在他耳邊哭天抹淚,希望利用他的孝心令他早日回心轉移。
嚴成信的這番苦心,表麵上看還是頗有成效,至少嚴子霆已經肯拿起書本讀書了,外出胡鬧的時候也少了,嚴子霆甚感安慰。
除了這三個寶貝兒子外,嚴成信還有一個庶出的小兒子嚴子亮,可惜才剛滿八歲,雖然書讀得也不錯,畢竟年紀尚幼,要想成器實在尚早,所以他仍舊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三子嚴子霆身上。隻是讓他完全想不到的是,嚴子霆雖然表麵上對父親妥協,可暗地裏卻早已買通了家中上下奴仆,隻要父親一走,他便大搖大擺地出門該幹啥幹啥去,隻要趕在父親上朝回來之前回家,便可平安無事。今日正是如此,隻是興致太高耽誤了時間,還揀了個髒不拉唧渾身是傷的小乞丐回來,實在是意料之外。
嚴子霆率先跳下馬,回頭對小乞丐伸出雙手道:“下來吧,從今以後這裏就是你的家了!”說罷,又回頭叮囑幾個人道,“他是我帶回來的,日後跟著我,你們別欺負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