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來來往往的人群中,一張張各具特色的麵孔背後,隱藏著一副副各具特色的性格。而這些有著差別的性格差異,皆是因為人與人之間氣質的不同。不同的氣質會明顯地影響一個人的行為方式、處世方式和情緒表現。
現實生活中,有些人剛烈,激情所至,如錢塘江春潮,洶湧澎湃;有些人脾氣平靜,如昆明湖水,波瀾不興。前者使人想到張飛,後者使人想到諸葛亮。有些人的性情如高山流水,奔流回轉,活潑自如;有些人的性情則如地下湖泊,潛流奔湧,外表卻了無痕跡,前者如王熙鳳,後者如林黛玉。在心理學上,這就是不同的氣質類型。氣質是一個人典型的穩定的心理特點,包括心理過程的速度和穩定性,心理過程的強度以及心理活動的指向性。心理學把氣質分為4種類型:膽汁質、多血質、黏液質、抑鬱質。我國的幾位文學泰鬥李白、郭沫若、茅盾、杜甫就分別與上述4種氣質相對應。人的氣質類型特征可以作如下描述:
膽汁質:直率、熱情,精力旺盛,情緒易於衝動,變化劇烈,具有外向性。多血質:活潑、好動,敏感,反應迅速,喜歡與人交往,注意力容易轉移,興趣容易變換,具有外向性。黏液質:安靜、穩重、反應緩慢,沉默寡言,情緒不易外露,注意穩定但難於轉移,善於忍耐,具有內向性。抑鬱質:孤僻,行動遲緩,精神體驗深刻,善於覺察別人不易覺察到的細小事物,具有內向性。
不同氣質的人遇事會有明顯不同的處理方式。同時,氣質也影響著人的性格。一方麵,氣質使性格蒙上一層個性的色彩。同樣是勤勞這一性格。膽汁質的人表現在勞動中就是情緒飽滿、精力充沛,而黏液質的人則可能表現為踏實肯幹,操作精細。同樣是以誠待人的性格,多血質的人可能表現為熱烈,黏液質的人則可能表現為細微的關懷。同樣是謙虛的品質,黏液質的人帶有自製的色彩,抑鬱質的人則帶有膽怯的色彩。
氣質對性格的影響還表現為,要形成某種性格,不同氣質的人所要努力的程度不同,形成的速度也不同。比如小李和小錢同樣希望養成自強的品質,小李由於平時安靜、遲緩,缺乏主動性,很少焦急不安,屬黏液質氣質,幾乎就無需花大的努力。而小錢由於活潑好動。非常願意給大家多做點事,但常常毛手毛腳,粗心大意,屬於多血質氣質,就要花艱苦的努力,而且盡管能取得一定的成功,還會時常“舊病複發”。
另一方麵,氣質在性格的作用下是可以改造的。具有堅強性格的人,可以抑製他氣質中的某些消極方麵,發展積極的方麵。清代愛國官員林則徐有膽有識,人們都很敬佩他。但他有容易發脾氣的毛病,常因未做深入調查研究就發脾氣傷人,而導致了別人的誤解和同他人的隔閡。他發現了自己這個毛病後下決心改掉它,便在書房內高懸“製怒”二字,逐步克服了這個毛玻
氣質決定性格的生理特性,性格則決定著氣質的社會特性。比如,膽汁質的人性子急,可以表現出勇敢,也可以表現為冒失;多血質的人靈活,可以表現出活潑機智,也可以表現出動堯冷熱病的特征;黏液質的人遲緩,這可以表現為鎮定、剛毅,也可表現為頑固、呆板;抑鬱質的人多慮,這可以表現為愛好思索,也可表現為無端猜疑。所以,同樣的氣質,可以成為積極的性格,也可以成為消極的性格。可見,氣質是在社會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性格特征,並由此產生一定的社會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