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見,樂於挑戰這一精神是卡利成功的另一麵不倒的旗幟。
在菲奧莉娜的調理下,接入管理部門終於成了電報電話公司中井然有序的部門公司,成本得到大幅削減,這在公司引起一片嘩然。此後,她的事業青雲直上。35歲時即成為公司最年輕的高級女管理官員,5年後又被任命為電報電話公司在北美市場的總負責人。
職位的轉變又挖掘出了她性格中更為閃亮的東西。靠出色的市場營銷起家,成為了公司的高級管理官員後,作為一個傑出的管理者,卡利“身先士卒”和“人性化、人情味”特點體現其所特有的那種人格魅力。
電報電話公司發展得過於龐大,業務龐雜,管理不善,如同今日的微軟一樣,對市場形成了極度的壟斷,而這在極力主張公平競爭的美國商業社會中是絕不允許的,所以1996年被聯邦法院強令分拆,菲奧莉娜也隨之進入了朗訊公司。在這次分拆中,菲奧莉娜其過硬的工作能力和獨特的人格魅力再一次得到體現,她不僅使分拆順利完成,而且使分離出來的朗訊成功上市,菲奧莉娜也因此被譽為朗訊的“助產士”。
剛分離出來的朗訊公司,就像一個爛攤子,其市場前景極為嚴峻,與一家剛成立的新公司一樣,不要談有什麼市場份額,就連自己的發展方向都還不清楚。
就像當年進入管理部門一樣,善於從絕望中尋找希望,化腐朽為神奇的菲奧莉娜迎來了新的挑戰,同時也意味著其職業生涯嶄新的飛躍。
朗訊何去何從?
在她的堅決主張和親自督促下,朗訊公司開始實施大膽的戰略轉型。還不到一年的時間裏,朗訊公司就投人9000萬美元實施大規模的生產調整和對外宣傳,力爭把自己塑造成一個互聯網品牌公司。
在經營的過程中,卡利更是把“顧客至上”的市場營銷理念發揮到了極致。
不僅如此,菲奧莉娜還主動地為客戶的發展作考慮,盡管其目的主要在於擴大客戶的需求,為本公司拉業務,但其敬業精神,促銷的技巧以及對客戶的真誠,深深地打動了客戶和屬下。“客戶是上帝”在一般做生意的人理解起來隻有客戶在買“我”東西的時候是上帝,“我”要掏出現在他腰包裏的錢,所以我要敬他如上帝。等顧客付了錢出了門,誰還搭理他。可菲奧莉娜完全不是這樣,她要敬人敬到底,她要用朗訊公司的熱忱打動客戶,使他們不僅願意掏出現在的錢,還要樂意準備明天繼續掏錢,這樣一來,就能緊緊地吸引客戶,開拓市場,爭放市場份額。
為此,她總是要求下屬,不但要了解客戶為什麼現在要買朗訊公司的產品,還應清楚客戶將來需要什麼樣的產品。比如有一次,一家規模很大的電話公司通過卡利的一位助手向朗訊公司訂購了一台無線電話交換機,卡利就堅決要求助手必須把那家公司現在的設備需要和將來發展後的設備需要都了解清楚,然後她親自向客戶推薦了朗訊公司的另一種交換機——既能處理客戶現在的無線電話的交換業務,又能處理客戶將來可能發展的長途電話交換業務,而價格一樣。客戶聽後對她的真誠建議十分感激。
其實這說來也簡單,菲奧莉娜就是想讓朗訊跟著客戶走,跟著市場走,這樣的朗訊才是有希望的,才能在商界做“常勝將軍”。
朗訊公司在菲奧莉娜的努力下,從漸入佳境到步入輝煌。取得了300億美元的年銷售業績,菲奧莉娜創造的出色成績也為她個人帶來了職位的升遷。1998年被提升為公司全球服務供應部門的總裁。這是公司最大的部門,占公司總收入的六成多。在擔任朗訊全球服務供應商總裁後,公司的業務更是飛速拓展,國際收入迅猛增長,幾乎每個產品係列在全球各個市場都贏得了新的市場份額,她也贏得了43個國家的客戶。這為她在公司內部贏得了“超級女推銷員”的稱號。
之後由於她出色的業績,菲奧莉娜被派去管理朗訊收入達190億美元的全球服務部,這位超級女主管精力充沛,一年到頭足跡遍布全球,不遺餘力開辟疆土。朗訊美國境外的年度銷售額增長率從8%到60%,1998年《財富》雜誌把菲奧莉娜評為全球最有權力的女企業家們的榜首。
直至今天,朗訊仍是世界上最大和最成功的通訊業巨頭之一。華爾街分析師把朗訊的成功歸功於菲奧莉娜的傑出才能:“300億美元的推銷業績無論如何都讓人不能小看。”
盡管已立足商界高層,周圍一片盛讚,菲奧莉娜並沒有為自己標功立勳。桂冠之下,方顯英雄本色,她鼓舞屬下們說:“你們太棒了,但是我知道你們想做得更好。”
菲奧莉娜其領導哲學是“挑戰信念,真誠待人”,正是基於這樣的領導哲學,她的人格魅力開始光芒四射。叛逆、勇敢、仁愛、細致,正是靠這些,菲奧莉娜贏得了上司、同事、屬下的尊重,更贏得了人們對她的信心和忠誠。
表麵上菲奧莉娜叛逆得張狂,因為她做事雷厲風行,鋒芒畢露,她服飾考究,隨便一件衣服或飾品都可能“價值連城”。
她也很張揚。惠普總部附近的大片樹木全部被砍掉,隻是為了方便菲奧莉娜的直升機降落;惠普總部的大廳裏隻掛著三個人的畫像:惠普創始人戴維·帕卡德和比爾·休利特,另一個人就是菲奧莉娜,而她的另兩位前任卻不見蹤跡;為了推行改革,菲奧莉娜公開批評惠普引以為豪的“惠普之道”的官僚作風。盡管也招致不少批評,但菲奧莉娜的叛逆張揚卻成了她個人魅力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菲奧莉娜成功地幫助朗訊科技公司完成向網絡服務公司的轉型後,成為美國商界最有影響力的女強人,這確實足件令人樂嗬幾年的事情。是啊,有耕耘就有收獲,換了誰都要陶醉一番,可這個女人卻不是,她又一次讓關注她的人瞠目結舌。叛逆的她馬上從成功的喜悅中迅速全身而退,轉而投入惠普這一更開闊的天地,這不是因為她的謙虛,而是因為菲奧莉娜的追求挑戰永遠是更高更強。她的叛逆就是不斷開拓不斷嚐試新領域,或許這就是她長盛不衰的魅力所在吧!
1999年7月,矽穀曆史悠久的惠普公司破天荒地將公司的帥印交給一名外部人士——卡利·菲奧莉娜。惠普並不是一家績差公司,它在1993年至1997年問,收入翻了一番,且是個人電腦的知名廠商。那麼為什麼還要每年以股票形式付給菲奧莉娜l億美元報酬,讓這個陌生人來管理公司呢?
美國商界許多分析家認為,惠普啟用一位女總裁,雖然是美國商界的一個突破,但性別並不是惠普董事會考慮的主要因素。菲奧莉娜脫穎而出,與矽穀近年來的變化,惠普的現狀和美國高科技產業的大趨勢有關,也可以說是時勢造英雄吧。
同時,菲奧莉娜一直是一個敢冒風險的企業家。分析家們認為她叛逆的作風將給惠普帶來一股新鮮空氣。在美國企業界,惠普以穩健著稱,這家公司的企業文化“惠普作風”講究信譽、質量、信任和團隊精神。但在網絡時代的激烈競爭中,惠普公司的這種傳統精神卻使得它經常要比競爭對手反應稍慢,惠普公司也因此跟不上市場的急劇變化而失去了許多市場份額。更為嚴重的是,這種四平八穩的作風常常成為公司管理層避免作出困難決策的借口。
此外,更為重要的一點是,惠普公司選擇一個具有長期電信行業工作和管理經驗的人擔任總裁,反映了這個電腦行業的老牌企業在網絡時代到來之時所選擇的前進方向。電腦和電信的結合,將使惠普能夠具備其對手所沒有的競爭優勢,以便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爭取領先地位。這是惠普決定選擇菲奧莉娜的重要原因。
菲奧莉娜這次成功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那就是她的前任普拉特先生的努力,普拉特在惠普工作達33年,幾乎奉獻了一生。在他7年的CEO生涯中,公司收入從164億美元提升到424.億美元,利潤翻了7倍。這位CEO慈善而隨和,始終不願走到媒體的聚光中心。普拉特坦誠而率直,不拘禮節,不會炫耀,是惠普創始人所創造的“惠普之道”的最忠實的執行者,受到了許多矽穀人士的稱讚。在業內,普拉特以人道和慈善家而著稱。尤其在女權問題上,普拉特是一位積極分子,並且由於“他長期以來為各階層婦女排除障礙”而獲過獎。
但是,在互聯網熱浪下,這位沉穩的CEO終於抵擋不住形勢的壓力,認為可能不得不犧牲自己來割斷傳統,使公司盡快融入互聯網的浪潮中。1999年,普拉特離60歲的正式退休還有兩年,董事會也希望他能幹滿兩年以實現平穩過渡,但他認為自己應盡早抽身引退,這對新的CE0會更有好處。
1999年7月19日,公司宣布,44歲的商界女強人卡利·菲奧莉娜出任公司總裁兼CEO,成為惠普60年曆史上首位女CEO,在美國最大的20家企業中也是破天荒的第一次。普拉特似乎要證明,一位已經沉穩30多年的人,也同樣能做出驚世之舉!於是,從來沒有被媒體關注過的普拉特,因為絕對新潮的告別形式而成為全球焦點,傳為業界佳話。畢竟,以如此方式主動讓賢,需要非凡的勇氣和智慧,在全球商業界非常少見。
就這樣,菲奧莉娜成了道·瓊斯30家指數公司中的第一位女CEO,這不僅使她一手帶大的朗訊科技公司發生“大地震”,而且也是保守的惠普公司60年曆史上破天荒的一次。正式任命的那一天,華爾街沉寂許久的股市終於傳來了笑聲,惠普一直低迷的股價一日之間,從70美元竄升到118美元!從此,菲奧莉娜成了媒介聚光燈下的焦點。
未進惠普之前,菲奧莉娜對惠普就有一種特殊的情感。菲奧莉娜認為惠普的企業文化即是“閃亮的靈魂”。
然而,在菲奧莉娜來到惠普之時,“閃亮的靈魂”已顯暗淡。1997、1998連續兩年,惠普公司的營業收入遠遠落後於市場預期,公司麵臨前所未有的困境。主要問題恰恰歸於惠普分權的企業文化。
如何改變這種困境?什麼是最適合未來的構架?如果時任首席執行官是位激進的改革者,或許會全盤否定惠普的過去,反而可能造成負麵效果。菲奧莉娜不一樣,她並沒有以革命者的姿態否定惠普的一切,而是認為惠普所麵臨的問題是外部競爭環境的改變和內部文化的不適應所造成的。
上任不到2個月,叛逆的菲奧莉娜就把全球走了一遍,到惠普全球市場的最前線宣揚她的新想法:使惠普公司朝向全麵整合的方向前進。於是公司內部自負盈虧的諸多個生產部門整合成了10多個事業部門,統一調配研發經費,投資於未來。
麵對戴爾、IBM這些領先者,菲奧莉娜決定貫徹惠普在網絡時代的新遠景:扭轉電腦硬件廠商的形象,轉型為以服務為導向的公司。她認為網絡經濟的精髓不是科技上的領先,而是提供最佳的服務。惠普為此成立了互聯網事業部,以電子商務為企業中心策略,整合全公司所有軟硬件和服務。“雖然有點亡羊補牢,但關鍵還是速度。”滑水衝浪,你要保持一個速度才站得住,在這個過程中你也許無法精確抓住行進的路線,但不能為了路線,就把速度放慢,互聯網時代抓住速度才能踏入競爭的門檻。
由於需求鮮明,加上她的媒體魅力,市場反應很好,華爾街也受到激勵,一個月內,惠普股票上漲了約20%,更重要的意義是,惠普已經重新獲得了成長的動力。根據惠普公司2000年5月16日公布的財政報表,惠普公司在第二季度淨收入增長了15%,達到120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0%。
當1998年《財富》雜誌把菲奧莉娜作為最有權力的婦女放在封麵時,她還鮮為人知。現在45歲的菲奧莉娜是美國20家最大的公司之一的第一位女首席執行官,以其卓越的成就再次成為《財富》雜誌1999年首選的女企業家。
經過19個月改革,菲奧莉娜確實使惠普公司舊貌換新顏。“E—services”的口號使惠普跳出了硬件製造商的角色,成為服務導向的廠商,財政年度銷售額實現了跳躍式的猛增,惠普公司尋回了過去6年得以維係公司經營偶像地位的經營模式。總之,在解決惠普的現實問題上麵,菲奧莉娜做得漂亮極了,就連甲骨文的首席執行官裏·埃利森也不得不承認,惠普的產品開發與市場都變得越來越好。
2002年5月3日,惠普康柏合並案正式通過。菲奧莉娜又一次勝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