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的人,遇到了冤枉或委屈的事情,大多通過辯解、申訴、發怨言,甚至衝天怒氣地潑罵來求得心理的平衡;遇到高興的事情就手舞足蹈,喜形於色;遇到了不平常的事,則驚歎不已。這些舉動雖然都是合乎於人之常情,但正是因為這些合乎人之常情而體現出是凡夫俗子所為。大凡有修養的人,不會因外界的刺激而流露出怨、怒、喜、惡的神情,他們控製住自己的感情,審時度勢,處變不驚,顧全大局。他們對這些世俗的言行舉止看得非常平淡,不論遇到了什麼事都心平氣和,當然這就需要長時間修煉自己的涵養功夫,“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常言道,“宰相肚裏能撐船”,宰相乃文武百官之首,必不拘細節,寬宏大量。
史實有證:
漢文帝一次向丞相陳平詢問一年中司法、庫收情況。陳平立刻答道:
“這件事,陛下可直接垂詢各位具體負責的大臣。”
文帝不滿地問:“誰是負責人呢?”
“司法裁判是廷尉管理的範圍,國庫收支則歸治吏內史負責。”陳平坦然回答。
“每件事都有具體人負責,那麼,丞相做什麼呢?”文帝追問道。
“恕臣冒昧,臣本無用之人,蒙陛下錯愛而任丞相。丞相之責乃上佐天子,調和陰陽二氣,下助萬物,使各就其所。至於外禦敵寇,抗鎮四夷,對內管理庶民萬事,則由丞相委任各級大臣督辦。”陳平回答。
宰相需有宏觀視野,不可拘於細節,陳平可謂清明!
還有一故事,說的是戰國時齊宰相孟嚐君寬宏大量的事跡。
盂門下食客數千,其中有一客與孟妾通奸,有人告知於孟,意欲除去此人。
盂答道:“飲食男女,人之大欲,男人誘於色,乃人之常情。既然他有執著,我便割愛與他何妨?”
過了一年,孟叫來那食客道:“你屈尊於我門下,至今未曾厚遇與你,實在於心不安。我與衛國國王關係甚篤,他愛士心切,我擬推薦你仕衛,你去衛大展宏圖吧!”
食客感其言,去衛國就任,得到重用。
後來,齊魏交惡。衛王也想與其他諸國一起代齊。此時,那位食客力阻衛王,不惜性命。衛王不得已打消攻齊念頭,齊人得知此事,紛紛稱孟嚐君寬宏大量,而免齊於難的高尚行為。
為官為長者,必須有不拘小節、寬宏大量的胸襟,這樣才能實現自己的抱負。